[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机的隔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29026.4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5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韦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世伟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0 | 分类号: | B29C64/30;B29C64/364;G10K11/162;B33Y4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谭雪婷;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音棉 本实用新型 静电发生器 隔音结构 出风口 壳体 壳体下部侧面 活性炭单元 壳体内表面 磁铁吸附 隔音棉层 家庭环境 壳体顶部 进风口 吸尘布 运行时 磁铁 风扇 空气污染 打印 噪音 变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3D打印机的隔音结构,包括:3D打印机本体,所述3D打印机本体包括壳体和若干隔音棉单元,所述壳体由铁制成,所述隔音棉单元包括隔音棉层和磁铁,所述隔音棉单元通过所述磁铁吸附于所述壳体内表面;所述壳体下部侧面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风扇、活性炭单元和静电发生器,所述静电发生器上设有吸尘布。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3D打印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和空气污染,可以避免原料变质,尤其适用于在家庭环境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的隔音结构。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是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将3D建模软件的模型打印成实际物品的机器,其中最常使用的是FDM式3D打印机(熔融沉积快速成型3D打印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3D打印机也开始进入民用领域,成为可以在日常家庭中见到的一种机器。但是,3D打印机在运行过程中机台、机架等的升降会产生噪音,而家庭居住环境对应噪音的要求较高,而现有的3D打印机发出的噪音可能影响正常生活。且3D打印机打印过程中会产生细微的颗粒和废气等,家庭环境也没有良好的通风环境来处理废气和污染颗粒。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3D打印机的隔音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打印机的隔音结构,包括:3D打印机本体,所述3D打印机本体包括壳体和若干隔音棉单元,所述壳体由铁制成,所述隔音棉单元包括隔音棉层和磁铁,所述隔音棉单元通过所述磁铁吸附于所述壳体内表面;所述壳体下部侧面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风扇、活性炭单元和静电发生器,所述静电发生器上设有吸尘布。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顶部的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设于一密封罩内。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罩的材质为透明的塑料,所述壳体顶部形成有螺纹,所述密封罩通过螺纹与所述壳体固定并密封。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3D打印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和空气污染,可以避免原料变质,尤其适用于在家庭环境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风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音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打印机的隔音结构,包括:3D打印机本体,所述3D打印机本体包括壳体1和若干隔音棉单元,所述壳体1由铁制成,所述隔音棉单元包括隔音棉层21和磁铁22,所述隔音棉单元通过所述磁铁22吸附于所述壳体1内表面。所述隔音棉单元为正方形结构,包括多种大小不一规格,从而实现对所述壳体1更好的覆盖效果。所述壳体1下部侧面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风扇3、活性炭单元4和静电发生器5,所述静电发生器5上设有吸尘布6。
本3D打印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储料装置7,所述储料装置7设于一密封罩8内,所述密封罩8的材质为透明的塑料,方便观察进料情况。所述壳体1顶部形成有螺纹,所述密封罩8通过螺纹与所述壳体1固定并密封。由于家用3D打印机的使用频率以及打印量相较于工业用打印机低,如果打印的丝料长时间放置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积灰和潮湿变质等,影响打印质量。而所述保护罩8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绝空气与灰尘,避免原料变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世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世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90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