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管幕法施工管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3114.1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3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薛君;王可用;李占先;刘秀芝;王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程沙沙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拱形支撑 支护装置 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 施工 钢支撑 拱形管 支撑体 适配 单面焊接 管幕施工 伸缩部件 支护 上端 上方管 下端 焊接 钢板 切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管幕法施工管支护装置,涉及管幕施工技术领域。一种新管幕法施工管支护装置,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柱,支撑柱上端与拱形支撑部连接,支撑柱下端通过伸缩部件与仰拱形支撑部连接,所述拱形支撑部与拱形管弧适配,所述仰拱形支撑部与仰拱形管弧适配。本实用新型弥补现有钢支撑与钢板单面焊接强度低及稳定性差的缺陷,同时解决现有技术施工管从开始切割到钢支撑焊接完毕前的过程中上方管弧没有有效支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幕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管幕法施工管内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新管幕法是一种大断面暗挖隧道施工工艺,该方法的具体施工方法分为以下步骤:①在地下土层结构中,首先用大型顶管机分段顶进大直径钢管,钢管管段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②钢管顶进后采用管间切割支护,在钢管之间焊接钢板和钢支撑;③在钢管内部及相邻钢管间浇筑混凝土形成永久的主体结构;④最后开挖中心土体的施工方法。该方法非常适合解决复杂条件下的地下结构建造及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地下结构施工、超浅埋大跨度地下结构和近接地下结构施工,具有封闭性好、开挖断面大、施工速度快的优点,是各类复杂地层结构下穿廊施工的最优工法。
然而新管幕法在管壁割除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首先原闭环钢管被切割成拱形管弧和仰拱形管弧,在上下管弧间尚未焊接钢支撑时,上管弧受到上层岩石压力但没有可靠支撑,会形成较大的凌空面;其次拱形管弧所受力会由钢板及钢支撑传导至仰拱形管弧,由于钢板与管弧间仅为单面焊接,难以保障工程施工平稳顺利进行。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大大提高管幕抗弯剪刚度的施工管支护技术和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管幕法施工管内支护装置,该支护装置与拱形管弧、仰拱形管弧连接,具有结构简单、方便移动、支护作用强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管幕法施工管支护装置,支护装置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柱,支撑柱上端与拱形支撑部连接,支撑柱下端通过伸缩部件与仰拱形支撑部连接,所述拱形支撑部与拱形管弧适配,所述仰拱形支撑部与仰拱形管弧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拱形支撑部和仰拱形支撑部的材质均为20a工字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伸缩部件为千斤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千斤顶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连接钢板,顶部的连接钢板通过螺栓与支撑柱下端连接,底部的连接钢板与仰拱形支撑部焊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护装置由两组或两组以上支撑体组成,相邻两组支撑体通过横撑或剪刀撑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横撑通过快拆螺栓连接相邻支撑体的拱形支撑部或仰拱形支撑部,材质为14a槽钢;起连接、稳定相邻支撑体的作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剪刀撑通过快拆螺栓交叉连接于相邻支撑体的支撑柱上,材质为14a槽钢;起连接、稳定相邻支撑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该支护装置的拱形支撑部和仰拱形支撑部均为弧形,与拱形管弧、仰拱形管弧紧密贴合;使用时,通过调整伸缩部件使拱形支撑部与拱形管弧贴合、仰拱形支撑部与仰拱形管弧贴合,对管体进行支护,支撑面大,支撑效果好,弥补现有钢支撑与钢板单面焊接强度低及稳定性差的缺陷,同时解决现有技术施工管从开始切割到钢支撑焊接完毕前的过程中上方管弧没有有效支护的问题;施工结束后,技术人员通过调整伸缩部件将支护装置从管道中取出,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3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剂灌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舱内温度安全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