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炉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3933.6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3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张世仓;王志刚;张树伟;王治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全能节能环保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箱 灰斗 本实用新型 炉底结构 上壁面 煤粉 粘结 支腿 安置 支撑 炉膛 熔化 锅炉技术领域 锅炉侧墙 运行过程 热辐射 侧壁 灰渣 结块 炉灰 阻塞 积聚 锅炉 燃烧 阻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炉底结构,包括两对结构相同的支腿、一对结构相同的下部集箱、集箱间支撑、一对结构相同的上部集箱以及锅炉侧墙,一对所述下部集箱安置于两对所述支腿上,所述集箱间支撑安置于一对所述下部集箱上壁面,一对所述上部集箱安置于集箱间支撑上壁面,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解决了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煤粉中的灰分易在炉膛内积聚,且煤粉燃烧产生强烈的热辐射,易将灰斗内的灰渣熔化、进而在灰斗侧壁粘结形成较大结块,长时间粘结会阻碍炉灰下落并最终将灰斗阻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炉底结构。
背景技术
高效煤粉锅炉是国家推广的重点节能技术项目,具有高效节能、清洁排放、自动化水平高、环境友好等特点,经济、环保、节能效益明显。
锅炉炉膛内的灰渣一般落入锅炉底部灰斗装置中,灰斗底部设置气力输送或手动清灰装置将灰斗内的灰清除灰斗,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煤粉中的灰分易在炉膛内积聚,且煤粉燃烧产生强烈的热辐射,易将灰斗内的灰渣熔化、进而在灰斗侧壁粘结形成较大结块,长时间粘结会阻碍炉灰下落并最终将灰斗阻塞,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炉底结构,一方面便于煤粉中灰分落入灰斗,同时可以隔降低膛辐射热对灰斗内炉灰的辐射作用,从而确保锅炉能够长时间连续可靠运行。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炉底结构,包括两对结构相同的支腿、一对结构相同的下部集箱、集箱间支撑、一对结构相同的上部集箱以及锅炉侧墙,一对所述下部集箱安置于两对所述支腿上,所述集箱间支撑安置于一对所述下部集箱上壁面,一对所述上部集箱安置于集箱间支撑上壁面,一对所述上部集箱与一对所述下部集箱之间安装有若干炉底弯管,且位于集箱间支撑内,一对所述下部集箱上均安装有排污管,一对所述下部集箱下壁面安装有灰斗,且位于两对支腿之间。
优选的,所述炉底弯管之间留有缝隙。
优选的,两对所述支腿下方安装有滑动垫:该滑动垫锅炉膨胀时自由滑动。
优选的,所述炉底弯管为V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排污管为L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排污管与下部集箱之间安装有密封圈:该密封圈用于密封。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炉底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炉底弯管间留有足够间隙,炉灰可以顺利落入灰斗内;隔离炉膛火焰辐射,避免炉灰在灰斗内熔化造成堵塞,弯管内有水循环,可以有效降低炉膛辐射热对灰斗内炉灰的辐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炉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炉底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腿;2、下部集箱;3、集箱间支撑;4、上部集箱;5、锅炉侧墙;6、炉底弯管;7、排污管;8、灰斗;9、滑动垫;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全能节能环保锅炉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全能节能环保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3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焦积灰吹扫器
- 下一篇:锅炉干式排渣机鳞板式传送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