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4575.0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6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兴;李回贵;关金锋;辛程鹏;陈善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G5/44;F23G5/50;F23J15/06;F23J1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5517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煤矿 瓦斯 燃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左侧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内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燃烧室的右侧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内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设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出口端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引风机通过冷却机构连接有滤化室,所述滤化室内设有净化机构,所述滤化室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滤化室上还固定连接有检测连通管,所述检测连通管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弹性气囊。本实用新型将通入滤化室内后经过静电除尘吸附层对气体中大颗粒烟尘进行吸附,活性炭吸附层对有害气体进行吸附,从而使得燃烧后的气体排放到外界前进行净化处理,更加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瓦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瓦斯是指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有时单独指甲烷。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可以燃烧或爆炸的气体,难溶于水,扩散性较空气高。瓦斯无毒,但浓度很高时,会引起窒息。
现有技术将低浓度煤矿瓦斯通入燃烧室内进行不断蓄热再通过鼓风机进行辅助增氧进行燃烧处理,但是传统的煤矿瓦斯燃烧装置燃烧后的气体没有进行收集检测直接排放至外界,排放的气体中含有的烟尘和有毒气体会污染环境,不够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但是传统的煤矿瓦斯燃烧装置燃烧后的气体没有进行收集检测直接排放至外界,排放的气体中含有的烟尘和有毒气体会污染环境,不够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左侧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内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燃烧室的右侧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内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设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出口端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引风机通过冷却机构连接有滤化室,所述滤化室内设有净化机构,所述滤化室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滤化室上还固定连接有检测连通管,所述检测连通管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弹性气囊。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引风机的出风端上,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接通在滤化室上,所述冷却管内设有螺旋金属管,所述螺旋金属管两端贯穿冷却管设置。
优选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静电除尘吸附层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静电除尘吸附层与活性炭吸附层均固定连接在滤化室的内壁上,所述静电除尘吸附层位于活性炭吸附层上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挡环和连接管,所述固定挡环固定连接在检测连通管内,所述弹性气囊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一端,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在检测连通管内,所述连接管与固定挡环之间设有密封挡圈。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检测连通管均通入滤化室内,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检测连通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出气口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往螺旋金属管内持续通入冷水,打开第一控制阀后,通过引风机将燃烧后的气体通入冷却管内与螺旋金属管内进行直接接触从而对气体进行降温处理,然后通入滤化室内后经过静电除尘吸附层对气体中大颗粒烟尘进行吸附,活性炭吸附层对有害气体进行吸附,从而使得燃烧后的气体排放到外界前进行净化处理,更加环保。
2、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打开第二控制阀,使得经过净化处理的气体依次经过检测连通管、连接管通入弹性气囊内进行有效收集,收集一定量后关闭第二控制阀,从而可以对排放气体进行抽样用于后期检测,然后用来判断排放气体是否达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极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未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4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