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大间距桩基承台施工的钢套箱连续下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5052.8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4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文;吴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2D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初向庆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桁架 承重梁 钢护筒 钢套箱 主吊杆 下垫 底板 千斤顶 下放系统 桩基承台 吊杆 上垫 穿过 本实用新型 桩基钢护筒 固定螺母 两端设置 桁架顶面 承台 垫梁 顶面 施工 下端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大间距桩基承台施工的钢套箱连续下放系统,在承台每个桩基钢护筒上水平搭设有承重梁,承重梁两端设置有下垫梁,下垫梁上设有千斤顶,千斤顶顶部设有上垫梁,在两钢护筒的上垫梁顶部之间搭设有型钢桁架,在每根钢护筒的两侧,分别设置两根由下而上依次穿过承重梁、下垫梁及型钢桁架的主吊杆,主吊杆上在下垫梁顶面及型钢桁架顶面均安装有固定螺母;在两钢护筒之间设置两根穿过型钢桁架中部的辅吊杆,主吊杆和辅吊杆的下端均与钢套箱的底板桁架固定连接,避免了底板桁架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中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涉及水中桥梁的承台施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承台施工的钢套箱的下方系统。
背景技术
水中桥梁工程的承台经常使用大型钢套箱进行施工。在水上将钢套箱下方沉入承台周围,然后将套箱内的水抽干,给承台施工提供一个无水环境。钢套箱下放可采用水上大型浮吊,但成本较高,因此通常会采用钢套箱整体多点下放技术,如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1361639.3、名称为“钢套箱连续下放系统”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以降低成本。但现有钢套箱整体多点下放技术较适用于普通承台的套箱下方,对于大桩距承台施工时,由于桩间距较大,钢套箱底板桁架在桩间位置应力较大,仅靠钢护筒顶部的吊杆悬吊无法满足施工需要,还需要在桩基之间插打辅助钢管桩,作为下放系统的辅助支撑点,导致施工工序复杂,同时还增加了下放完成后拔除辅助钢管桩的工作量,延长了工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目前的钢套箱整体多点下放技术,能保证钢套箱下放时吊杆和钢套箱底板桁架受力均匀及满足要求,且需要保证钢套箱下放的连续性,使钢套箱整体多点下放技术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大间距桩基承台施工的钢套箱连续下放系统,在承台每个桩基钢护筒上水平搭设有承重梁,承重梁两端延伸至钢护筒侧壁之外,在承重梁两端水平设置有与承重梁垂直的下垫梁,下垫梁上设有千斤顶,千斤顶顶部设有与承重梁平行的上垫梁,其特征在于:在两钢护筒的上垫梁顶部之间搭设有型钢桁架,在每根钢护筒的两侧,分别设置两根由下而上依次穿过承重梁、下垫梁及型钢桁架的主吊杆,所述主吊杆上在下垫梁顶面及型钢桁架顶面均安装有螺母;在两钢护筒之间,设置两根穿过型钢桁架中部的辅吊杆,所述辅吊杆的上端螺接螺母与所述型钢桁架固定;所述主吊杆和辅吊杆的下端均与钢套箱的底板桁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仅利用桩基施工的钢护筒作为支撑点即可完成大间距桩基承台施工的钢套箱的下放,不增加额外的施工作业。通过在两钢护筒之间增加辅吊杆参与钢套箱悬吊,保证钢套箱底板桁架不会变形;悬吊型钢桁架抗弯性能好,跨度大,施工完成后可再重复利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能达到钢套箱多点连续下放的效果,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推广价值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箱下放系统立面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箱下放系统侧视图;
图4是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及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大间距桩基承台施工的钢套箱连续下放系统,在承台每个桩基钢护筒1上水平搭设有承重梁2,承重梁2两端延伸至钢护筒侧壁之外,在承重梁2两端水平设置有与承重梁垂直的下垫梁3,下垫梁3上设有千斤顶4,千斤顶4顶部设有与承重梁平行的上垫梁5:在两钢护筒1的上垫梁4顶部之间搭设有型钢桁架6,在每根钢护筒1的两侧,分别设置两根由下而上依次穿过承重梁2、下垫梁3及型钢桁架5的主吊杆7,所述主吊杆7上在下垫梁顶面及型钢桁架顶面均安装有螺母8;在两钢护筒1之间,设置两根穿过型钢桁架6中部的辅吊杆9,所述辅吊杆9的上端通过螺母与型钢桁架6固定;所述主吊杆7和辅吊杆9的下端均与钢套箱的底板桁架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50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