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物顶升纠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5516.5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4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付素娟;赵士永;边智慧;戴占彪;赵灿强;李尚飞;李旭光;郝雨杭;崔少华;董苏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35/00 | 分类号: | E02D3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黄辉本 |
地址: | 05002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面板 埋件 顶升装置 建筑物顶升 凸球面 转动轴 球面 转向单元 建筑物 凹球面 建筑技术领域 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 处理器控制 处理器连接 控制端 水平力 处理器 顶升 适配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倾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转向单元;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和若干个顶升装置,建筑物的每个顶升点放置一个顶升装置,每个顶升装置的控制端均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控制每个顶升装置动作;转向单元包括第一埋件、第二埋件、第一球面板和第二球面板,第一埋件设置于建筑物的上转动轴,第二埋件设置于建筑物的下转动轴,第一球面板的平面侧和第一埋件固定连接,第二球面板的平面侧和第二埋件固定连接,第一球面板的球面为凸球面,第二球面板的球面为与凸球面适配的凹球面,第一球面板的凸球面和第二球面板的凹球面接触。解决建筑物顶升纠倾过程中转动轴处的千斤顶受水平力造成事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倾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住房、商务办公、综合商超、城市地标等建筑数量不断上升,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规划的不合理、地质勘查的误差、设计方案的不当、施工质量的缺陷、施工管理的漏洞、建筑使用的错误、建筑保养维修的不及时、人为影响和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导致相当部分建筑物产生倾斜,甚至存在倒塌的危险。既有建筑物的结构顶升纠倾技术作为一种使建筑物“改邪归正”的有效抢救性手段,从一出现就受到了社会及工程界的极大关注,并为既有建筑物的纠倾扶正开创了新局面。实践证明,与迫降纠倾技术相比,既有建筑物的结构顶升纠倾,具有三个突出的优势:精度高,工期短,综合效益高。
对于建筑物在顶升纠倾工程中,是利用对建筑物沉降较大一侧采用液压千斤顶进行顶升抬高,从而使建筑物纠倾归正。液压千斤顶作为顶升纠倾的主要动力源,均匀分布在建筑物底部。但在顶升纠倾过程中,建筑物是绕底部某一转动轴发生转动而达到归正的效果,如果转动轴处液压千斤顶同时兼做转动点,势必会造成千斤顶产生垂直于活塞杆方向的水平力,严重时会导致千斤顶活塞杆与液压缸体之间因存在侧压力而造成缸体发生破裂,使液压千斤顶发生失效破坏,尤其是所有液压千斤顶活塞杆均伸出,建筑物处于滞空状态时,此时产生的后果是致命性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倾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物顶升纠倾过程中转动轴处的千斤顶受水平力造成事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倾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转向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和若干个顶升装置,建筑物的每个顶升点放置一个顶升装置,每个顶升装置的控制端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控制每个顶升装置动作;
所述转向单元包括第一埋件、第二埋件、第一球面板和第二球面板,所述第一埋件设置于建筑物的上转动轴,所述第二埋件设置于建筑物的下转动轴,所述第一球面板的平面侧和所述第一埋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球面板的平面侧和所述第二埋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球面板的球面为凸球面,所述第二球面板的球面为与凸球面适配的凹球面,所述第一球面板的凸球面和所述第二球面板的凹球面接触。
进一步地,每个顶升装置包括两个千斤顶,两个千斤顶的底座放置于建筑物顶升点的托换桩上,两个千斤顶的顶升杆的端部和建筑物的托换梁接触,两个千斤顶的控制端均连接所述处理器,处理器控制两个千斤顶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面板的凸球面和所述第二球面板的凹球面的接触面涂抹有润滑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面板和所述第二球面板均为钢制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输入器,所述输入器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输入器用于输入指令,所述处理器根据指令控制所述顶升装置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连接所述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埋件和所述第一球面板的平面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埋件和所述第二球面板的平面侧通过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55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