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发动机高温水管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9017.3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7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竺华君;吴朝晖;毛茂荣;殷鹏飞;任建军;屠丹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重机有限公司;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4 | 分类号: | F01P11/04;F01P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012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冷器 高温水管路 大功率发动机 冷却水进水管 缸盖 高温出水 高温水管 本实用新型 船用柴油机 分段式结构 模块化设计 便于运输 进水管系 第二管 分段式 管系 发动机 维修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功率发动机高温水管路系统,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的机体端侧的空冷器、空冷器高温进水管系、空冷器高温出水第一管系、空冷器高温出水第二管系、A列缸盖冷却水进水管、B列缸盖冷却水进水管和顶部高温水管系,顶部高温水管系采用分段式结构。模块化设计的分段式的高温水管路系统便于运输和维修,尤其适用于船用柴油机的应用,利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发动机高温水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柴油机必须设计有专门的冷却系统,它对柴油机主要零部件进行冷却,保证这些部件的温度处于正常工作的范围内。
目前,在市场现有柴油机冷却系统设计中,常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类型,开式冷却系统的特点蚀直接将冷却水输入柴油机受热部位,冷却完之后,又排到船舷外。但未经处理的舷外水容易使水腔内形成水垢和淤积泥沙,影响传热结构,甚至还会对金属材料有一定腐蚀作用。相比而言,闭式冷却系统采用高温淡水对柴油机的受热部位进行循环冷却,再利用舷外水降低淡水的温度,优点是冷却水温可以控制在有利范围内,从而受热部件处于较为合适的温度下工作,改善了柴油机的经济性,并且高温淡水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要远小于舷外水。闭式冷却水由海水系统和淡水系统组成,淡水系统的主要零部件为高温水管系。淡水通过高温水管系进入空冷器,冷却进气后输入气缸体的水腔,冷却气缸体后再输出到膨胀水箱,进行下一轮循环。
然而,现有的冷却系统的高温管系不能满足有效的对应各缸的输送,整体式的水管结构不便于维修,大体积的管结构也不便于运输。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指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发动机高温水管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功率发动机高温水管路系统,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的机体端侧的空冷器、空冷器高温进水管系、空冷器高温出水第一管系、空冷器高温出水第二管系、A列缸盖冷却水进水管、B列缸盖冷却水进水管和顶部高温水管系。空冷器高温进水管系的进水端通过外接口P的法兰组件与外部冷却水供给管道连接,空冷器高温进水管系的出水端与空冷器的进水端通过法兰组件连接,冷却水经空冷器换热后通过与空冷器流体连通的空冷器高温出水第一管系流出并通过管道进入空冷器高温出水第二管系,所述空冷器高温出水第二管系通过A列缸盖冷却水进水管、B列缸盖冷却水进水管与发动机的A列缸和B列缸的冷却水套连通,冷却水套的出水口通过A列缸和B列缸顶部之间设置的顶部高温水管系管道连通,经过所述顶部高温水管系汇总的冷却水经缸盖出水弯管的外接口P流出发动机。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为12缸V型发动机。
优选的,所述顶部高温水管系包括缸盖出水总管分段和缸盖出水分管,多个所述缸盖出水分管等数量的设置在所述缸盖出水总管分段的两侧,所述缸盖出水分管的进水端与冷却水套的出水口通过法兰组件连接,所述缸盖出水分管的出水端与所述缸盖出水总管分段焊接连接,所述缸盖出水总管分段的出水端通过法兰组件与所述缸盖出水弯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缸盖出水总管分段的数量为3根,所述缸盖出水分管的数量为12根。
优选的,对应于所述A列缸和B列缸设置两个所述空冷器于发动机机体的侧端。
优选的,所述空冷器高温出水第一管系包括第一T型管和连接在所述第一T型管两侧端的两根第一弯管,所述第一T型管和第一弯管通过焊接连接,并通过夹箍紧固。
优选的,所述空冷器高温进水管系包括第二T型管、两个设置在所述第二T型管两侧端的第二弯管、和与所述第二T型管中部正交连接的进水弯管,所述第二T型管、第二弯管、进水弯管通过焊接连接并用夹箍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重机有限公司;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重机有限公司;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90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机防杂物堵塞散热器总成
- 下一篇:一种空冷器用高温出水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