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5.3m3炼钢精炼铸余渣渣盆专用格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9372.0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8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田岗;杨文成;初皓好;孟令和;赵庆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泰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C21B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5 | 代理人: | 王茜;李丽 |
地址: | 276806 山东省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格栅 铸余渣 卡槽 底板 本实用新型 支撑柱体 表面固定 炼钢精炼 倒出 横板 滑槽 内壁 竖板 支架 炼钢技术领域 后续加工 固定板 结合处 附着 块体 连通 分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5.3m³炼钢精炼铸余渣渣盆专用格栅,涉及炼钢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若干固定板和若干格栅,底板一表面固定有若干竖板和若干横板,竖板和横板结合处固定有支撑柱体,支撑柱体一表面与底板一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柱体一表面开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一内壁开有第二卡槽,第一卡槽一相对内壁均开有滑槽,滑槽和第二卡槽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若干格栅与若干支架的组合,使得铸余渣在倒出时,格栅会附着在铸余渣的表面被倒出,从而使得格栅与铸余渣能很好的分离开来,通过若干格栅与若干支架的组合,使得铸余渣被分割成若干均匀的块体,从而使得铸余渣在后续加工的过程中更加的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5.3m3炼钢精炼铸余渣渣盆专用格栅。
背景技术
目前,钢厂钢包放完钢水后,钢包内都存有一定量的钢水和钢渣混合物,需要把混合物倒入到铸余渣盆内,铸余渣盆倒满后冷却成固体后,进行翻盆,翻盆后需要对冷却的固体进行人工氧气切割,但是切割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黄色有毒烟雾,影响人身体健康,且需要大量的氧气,从而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浪费。
现有的格栅在将铸余渣分割开后,会随着铸余渣从渣盆中倒出,使得格栅很难与铸余渣分离开来,从而影响格栅的后续使用;同时,现有的格栅不能很好的均分铸余渣,使得铸余渣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再次加工,从而使得生产的效率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3m3炼钢精炼铸余渣渣盆专用格栅,通过若干格栅与若干支架的组合,使得铸余渣在倒出时,格栅会附着在铸余渣的表面被倒出,从而使得格栅与铸余渣能很好的分离开来,从而使得解决了现有的格栅在将铸余渣分割开后,会随着铸余渣从渣盆中倒出,使得格栅很难与铸余渣分离开来,从而影响格栅的后续使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5.3m3炼钢精炼铸余渣渣盆专用格栅,包括底板、九个固定板和二十四个格栅,所述底板一表面固定有三个竖板和三个横板,所述竖板和横板结合处固定有支撑柱体,所述支撑柱体一表面与底板一表面通过焊接固定;
所述支撑柱体一表面开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一内壁开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一相对内壁均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和第二卡槽相互连通,所述固定板一表面固定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卡块一表面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沿着一组滑槽内壁转动,所述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内壁间隙配合;
所述固定板另一表面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周侧面开有四个第三卡槽,所述格栅与第三卡槽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横截面和第二卡槽横截面均为矩形结构,所述滑槽横截面为扇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槽的高度与支杆的高度和第二卡块的高度之和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高度比第一卡槽的高度小2cm-4cm,所述第二卡槽的长度比第一卡槽的长度小4cm-8cm,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横截面为十字形结构,所述支架高度比格栅高度高 2cm-4cm。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横向部分与横板相互平行,所述格栅竖向部分与竖板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若干格栅与若干支架的组合,使得铸余渣在倒出时,格栅会附着在铸余渣的表面被倒出,从而使得格栅与铸余渣能很好的分离开来,解决了现有的格栅在将铸余渣分割开后,会随着铸余渣从渣盆中倒出,使得格栅很难与铸余渣分离开来,从而影响格栅的后续使用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泰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日照泰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9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