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发多收地震CT数据采集触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41167.8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8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飞;刘振明;郝明;王银;陈承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G01V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自***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震源 触发线 地震仪 触发 本实用新型 电火花震源 触发装置 数据采集 一发多收 地震CT 电缆 发射机 发射机连接 电缆连接 工作效率 检波器串 一致性好 探头 接线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发多收地震CT数据采集触发装置,包括电火花震源发射机、触发线和地震仪,电火花震源发射机连接震源电缆,震源电缆连接震源探头,在震源电缆上连接多根触发线,每根触发线连接一台地震仪,每台地震仪连接一组检波器串。本实用新型具有接线简便;触发一致性好,波形具有稳定的起跳时间;可以实现一次触发,多孔接收,提高工作效率;能减少对触发孔的多次震动所造成的破坏等诸多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CT勘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发多收地震CT数据采集触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跨孔地震CT数据采集触发装置,是从电火花震源发射机的触发盒接出触发线连接到地震仪上,在电火花震源发射机激发的瞬间,形成闭合回路从而产生电流,控制震源发射机和采集装置的激发与接收。在实际工作中,该触发采集装置不能满足生产精度与效率的要求。首先,专用触发开关只能用于一发一收的数据采集系统,不能进行一孔激发、多孔同时接收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效率低。其次,专用触发开关的触发感应信号需要经过多个元器件的感应转换,无形中增大误差率,导致触发信号一致性较差。因而常规跨孔地震CT数据采集触发装置不能满足生产精度与效率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一发多收地震CT数据采集触发装置。本装置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稳定的触发装置,实现了一发多收的数据采集,提高了质量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一发多收地震CT数据采集触发装置,包括电火花震源发射机、触发线和地震仪,电火花震源发射机连接震源电缆,震源电缆连接震源探头,其特征在于:在震源电缆上连接多根触发线,每根触发线连接一台地震仪,每台地震仪连接一组检波器串。
而且,所述的触发线是双股铜导线,外包有绝缘材料。
而且,所述的触发线取双股导线的一端在电火花震源电缆打结固定,并沿同一方向紧密缠绕约20匝,并再次打结固定,双股导线的另一端与地震仪连接。
而且,所述的多根触发线与电火花震源电缆为直接缠绕连接,缠绕顺序不分先后。
而且,所述的电火花震源发射机连接发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电火花震源发射机激发的瞬间,产生瞬间电流,沿着震源电缆产生磁场,由于震源电缆周围磁场的变化,导致磁通量的变化,使得缠绕在震源电缆周围的触发线多匝线圈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地震仪的采集计时,并记录下地震波的波形数据。现场布线过程中,利用每一根触发线制作成感应触发装置。当触发孔激发的瞬间,接收孔的多组检波器串同时接收弹性波信号,以实现一发多收。
本实用新型具有接线简便;触发一致性好,波形具有稳定的起跳时间;可以实现一次触发,多孔接收,提高工作效率;能减少对触发孔的多次震动所造成的破坏等诸多优点。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地震CT勘察的外业过程中,实现了一发多收的数据采集,准确、稳定、高效地获得地震波形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地震CT触发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2是一发多收地震CT数据采集现场布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11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便于拆装安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