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多面体海参礁石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41239.9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1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立洋 |
主分类号: | A01K61/30 | 分类号: | A01K61/30;A01K61/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500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礁石 海参 正多面体 卡件 架构 组装 孔洞 本实用新型 正二十面体 多点支撑 二十面体 海参养殖 坚固耐用 三角锥体 水流阻力 梯形结构 背光面 表平面 光照面 水体 栖息 相通 增产 流通 养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多面体海参礁石,属于海参养殖技术领域。所述的礁石本体呈正二十面体架构,所述的礁石本体是由若干个礁石板和组装卡件构成,所述的礁石板呈梯形结构,且礁石板之间通过组装卡件相互连接。该正多面体海参礁石结构合理,采用正二十面体架构,二十四个三角锥体多点支撑,坚固耐用;共形成六十个表平面,表面积大,集参效果好,养殖密度大,增产增收;共形成二十个三角孔洞,孔孔相通,水流阻力小,水体流通好;光照面和背光面比例适当,海参可以根据光线的温度变化,选择合适的栖息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多面体海参礁石,属于海参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刺参是我国浅海岸边海珍品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目前,海参养殖的主要方式是利用旧养虾池和浅海岸边建造池塘养殖,由于海参多栖息生活和夏眠在岩礁、石块或沙泥质的环境,因此在养殖海参时,必须给海参提供适宜的栖息生活和夏眠的场所即一造窝。目前国内多通过投放石块、空心砖、瓦片等作为参礁。它的缺点是专用性不强,空间利用率低,为养殖海参提供的栖息空间有限;乱石间隙狭小且不规则,投放参礁和成参采捕等作业难度大和费用高;同时不便于清淤,极易导致病害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正多面体海参礁石。
本实用新型的正多面体海参礁石,它包含礁石本体,所述的礁石本体呈正二十面体架构,所述的礁石本体是由若干个礁石板和组装卡件构成,所述的礁石板呈梯形结构,且礁石板之间通过组装卡件相互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礁石板共设置有三十片。
作为优选,所述的礁石板之间形成二十个三角形孔洞。
作为优选,所述的组装卡件共设置有二十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正多面体海参礁石结构合理,采用正二十面体架构,二十四个三角锥体多点支撑,坚固耐用;共形成六十个表平面,表面积大,集参效果好,养殖密度大,增产增收;共形成二十个三角孔洞,孔孔相通,水流阻力小,水体流通好;光照面和背光面比例适当,海参可以根据光线的温度变化,选择合适的栖息位置;便于投苗,礁体受苗好,附着力强,成活率高,提高产量;操作简单,移动性好,便于清淤,能有效的防止病害的发生;补礁方便,在海参养殖的每个阶段,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非常方便地补礁;易于捕捞,不易漏捕,采收效率高;遮蔽性强,是海参休眠和生活理想的庇护场所;便于观察,海参休眠状态也可以随意观察;可循环利用,降低养殖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礁石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礁石本体1是由若干个礁石板2、组装卡件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礁石本体1,所述的礁石本体1呈正二十面体架构,所述的礁石本体1是由若干个礁石板2和组装卡件3构成,所述的礁石板2呈梯形结构,且礁石板2之间通过组装卡件3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立洋,未经郭立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1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殖泥鳅用孵化池
- 下一篇: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育种繁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