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车用登车门自动机械闭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42934.7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7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曹连继;胡根生;杨红光;张涛;叶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淮南田家庵发电厂 |
主分类号: | B66C13/54 | 分类号: | B66C13/54;B66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232007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门框 自动机械闭锁 车门本体 本实用新型 表面固定 行车 定位杆 固定板 限位筒 车门 高空坠落 合页连接 活动套接 内活动套 上下对称 行程位置 转动连接 连接杆 上端杆 转动孔 杆壁 下端 限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车用登车门自动机械闭锁装置,包括登车门门框、合页连接在登车门门框内的登车门本体和固定连接在行车上的行程位置装置,登车门门框对表面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筒,两个限位筒内活动套接有同一根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上端杆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登车门门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第二连杆的杆壁开设有活动套接在定位杆外的转动孔,登车门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限位第二连接杆的L形限位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登车门本体的单方向打开,并随着行车的工作状态实现自动机械闭锁,有效的避免了人员出现意外造成高空坠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闭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用登车门自动机械闭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行车自带的防护门一般都有开关闭锁装置,但是行车过渡平台和瞭望平台之间一般只安装一个活动防护围栏,该防护围栏仅有简易“门栓”机构,未设闭锁装置,一旦行车工作,驶离正常停运位置时,若防护围栏未锁紧,则极易发生非工作人员高空堕落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行车过渡平台和瞭望平台之间一般只安装一个活动防护围栏,该防护围栏仅有简易“门栓”机构,未设闭锁装置,一旦行车工作,驶离正常停运位置时,若防护围栏未锁紧,则极易发生非工作人员高空堕落事故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行车用登车门自动机械闭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车用登车门自动机械闭锁装置,包括登车门门框、合页连接在登车门门框内的登车门本体和固定连接在行车上的行程位置装置,所述登车门门框对表面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筒,两个所述限位筒内活动套接有同一根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杆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二连杆,所述登车门门框靠近登车门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连杆对应的定位杆,所述第二连杆的杆壁开设有活动套接在定位杆外的转动孔,所述登车门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限位第二连接杆的L形限位板,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垂直固定连接有向前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杆壁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行程位置触点滚轮,所述行程位置装置为梯形结构的移动板,所述行程位置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根用于将行程位置装置固定连接在行车上的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限位筒的筒内直径大于第一连杆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L形限位板水平部的下端通过多个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缓冲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螺孔,且固定板通过螺孔螺栓紧固连接在登车门本体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层缓冲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在行车工作不在正常停运位置时,连接杆上的行程位置触点滚轮与行程位置装置相互脱离,受第一连杆、连接杆的重力作用使第一连杆向下运动,进而通过定位杆的定位转动作用使第二连杆靠近L形限位板的一端向上抬起,使第二连杆与L形限位板之间相对卡接限位在一起实现将登车门本体的锁死,使非工作人员无法进入,避免了非工作人员出现意外高空坠落的危险,当行车工作完毕返回正常停运位置时,行程位置装置回位,利用其梯形斜面的作用使连接杆利用行程位置触点滚轮沿着行程位置装置向上运动,进而使第一连杆向上运动,再通过定位杆的定位转动作用使第二连杆靠近L形限位板的一端下移,使其脱离与L形限位板的卡接限位位置,此时解除了对登车门本体的锁死,即可将登车门本体打开,通过该装置的设计能够实现登车门本体的单方向打开,并随着行车的工作状态实现自动机械闭锁,有效的避免了人员出现意外造成高空坠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L形限位板水平部的下端利用多个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有缓冲板,利用缓冲弹簧的缓冲性能在第二连杆向上抬起时有效的避免了第二连杆与L形限位板之间产生大力的撞击不仅产生较大噪音且容易对两者造成损坏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淮南田家庵发电厂,未经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淮南田家庵发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29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塔式起重机一体化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放置力矩限制器主机的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