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终端线损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43083.8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2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英利达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量芯片 电流采样电路 电压采样电路 信号调理电路 本实用新型 输入端连接 计量回路 配电终端 输出端 自适应 线损 电压通道 对外通信 高速发送 接线方式 配网终端 数据隔离 选择电路 配电线 配电 电路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网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方式自适应的配电终端线损模块,包括多个独立的计量回路、MCU控制模块、IO驱动电路、电压通道选择电路、MCU数据隔离高速发送电路、RS485通信电路以及RS232通信电路,每个计量回路包括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和计量芯片,电压采样电路和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后与计量芯片的输入端连接,计量芯片的输出端通过SPI通信与MCU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MCU控制模块通过RS485通信电路和RS232通信电路进行对外通信。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配电线损模块的线路自适应,可以广泛应用于配电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网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终端线损模块。
背景技术
高压配电网线路中配电变压器、电缆、开关设备、无功补偿设备损耗、以及各连接点的阻抗、电磁辐射等因素均会产生电能损耗,随着配电设备、保护设备的增多而日趋严重,高效开展配电网线损的计算,可优化电网结构、调度运行方式和降损分析,提高经济效益等。配电网线损模块主要功能是向电力部门提供可供分析的大量准确的、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以协助电力部门对局部配电网有效管理。
目前国内生产的配电线损模块均需要根据供电方式不同进行额定电压标定,即出厂时需要标定配电线损模块的计量模式是三相三线制或三相四线制,在配电终端等设备生产过程中,需要提前确定现场的安装方式,这给配电生产厂家和现场安装调试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一旦现场的接线方式信息提供不准确或设计方案变更,配电终端设备需要现场更换不同线制的线损模块,给现场施工和调试带来非常大的麻烦,既影响工期,又产生了二次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适应电力设备领域的实际需求,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一种既可以适用于三相四线制又可以适用于三相三线制的配电终端线损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配电终端线损模块,包括多个独立的计量回路、MCU控制模块、IO驱动电路、对外通信电路,每个所述计量回路包括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通道选择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和计量芯片,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经电压通道选择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后,与所述计量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后与所述计量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量芯片的输出端通过SPI通信与所述MCU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IO驱动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MCU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MCU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各个计量芯片的片选CS,还用于根据所述MCU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压通道选择电路对电压通道进行选择,所述MCU控制模块通过对外通信电路进行对外通信。
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包括6个电流型电压互感器,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3个电流互感器,所述电压互感器的输出信号经电压通道选择电路后,和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信号分别经RC低通滤波电路后输出到所述计量芯片,所述RC低通滤波电路由阻值为1k的电路与容值为0.033uF的电容组成,截止频率为4.8kHz。
所述计量芯片的型号为ATT7022E,所述计量芯片的26管脚SEL与所述MCU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计量芯片的12管脚处设置有电容滤波电路,所述IO驱动电路的主芯片型号为MC74LCX245DT。
所述电压通道选择电路包括模拟开关芯片ADG1634BRUZ,所述模拟开关芯片ADG1634BRUZ的控制端通过所述IO驱动电路与所述MCU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MCU控制模块的主芯片为STM32F417,所述主芯片STM32F417采用无源8MHz外置晶体振荡器倍频后为MCU提供工作时钟;采用S-80126CLMC-JIZ芯片作为复位监管电路,采用S-80146CLMC-JIZ作为低压检测电路,外挂IIC通信器件3个,其中两个为EEPROM,分别用于存储计量相关参数和电能量数据,另一个为RTC时钟芯片,所述主芯片STM32F417还外挂了用于存储SPI通信FALS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英利达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英利达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30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