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开采用污泥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44248.3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2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浩然;南宇峰;于博;段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浩然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2F11/127;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天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口 桶体 污泥脱水装置 连接装置 震动装置 电动机 石油开采 淤泥 本实用新型 电动机开关 输出轴转动 电源开关 快速连接 连接水管 螺纹连接 上连接头 凸轮转动 外接水管 下连接头 震动开关 左右滑动 出泥口 电源线 接水管 进料口 控制箱 连接板 旋转锁 生锈 插接 锤头 底座 绞龙 紧件 锁紧 网罩 清洁 | ||
1.一种石油开采用污泥脱水装置,包括底座(1)、控制箱(2)、电源开关(21)、电动机开关(22)、震动开关(23)、连接板(3)、桶体(4)、出泥口(5)、出水口(6)、进料口(7)、绞龙(8)、网罩(9)、第一电动机(10)和电源线(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震动装置(12)和连接装置(13),所述底座(1)顶部左端与控制箱(2)底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控制箱(2)顶部前端左侧与电源开关(21)后端进行插接,所述控制箱(2)顶部前端中侧与电动机开关(22)后端进行插接,所述控制箱(2)顶部前端右侧与震动开关(23)后端进行插接,所述底座(1)顶部通过连接板(3)与桶体(4)底部进行焊接,且底座(1)与连接板(3)呈60度夹角,所述桶体(4)右端底部设置有出泥口(5),所述桶体(4)底部中端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出水口(6),所述桶体(4)顶部左侧与进料口(7)底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桶体(4)右端内侧与绞龙(8)右端外径进行插接,所述桶体(4)内径与网罩(9)外径进行插接,所述绞龙(8)左端内径与第一电动机(10)右端通过输出轴进行插接,所述第一电动机(10)后端设置有电源线(11),所述震动装置(12)由外壳(121)、第二电动机(122)、凸轮(123)、滑轮(124)、连接件(125)、锤头(126)和固定件(127)组成,所述外壳(121)底部内侧与第二电动机(122)底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122)前端与凸轮(123)后端进行插接,所述凸轮(123)左端与滑轮(124)右端进行插接,所述滑轮(124)中部与连接件(125)右端进行插接,所述连接件(125)左端与锤头(126)右端进行插接,所述锤头(126)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定件(127),且两个固定件(127)呈对称分布,所述外壳(121)左端与桶体(4)前端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连接装置(13)由壳体(131)、上连接头(132)、密封圈(133)、下连接头(134)、锁紧件(135)和外螺纹(136)组成,所述壳体(131)顶部设置有上连接头(132),所述壳体(131)底部设置有下连接头(134),所述上连接头(132)底部外径与密封圈(133)内径进行插接,所述上连接头(132)和下连接头(134)外径均设置有外螺纹(136),所述下连接头(134)通过外螺纹(136)与锁紧件(135)内径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上连接头(132)通过外螺纹(136)与出水口(6)底部内径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电源线(11)与控制箱(2)进行电连接,所述电动机开关(22)和震动开关(23)均与控制箱(2)进行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机(10)和电动机开关(22)进行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122)和震动开关(23)进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开采用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126)左端设置有厚度为3mm的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开采用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126)的形状呈水滴形,且中部设置有一个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油开采用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径大小为3mm,且孔径大小与第一电动机(10)输出轴进行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开采用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135)外径设置有竖直均匀分布的条纹状的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开采用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6)底部内径设置有内螺纹,且孔径大小与上连接头(132)外径大小进行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开采用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1)外表面涂有一层厚度为1mm的保护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浩然,未经林浩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42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