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基础抗震承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44749.1 | 申请日: | 201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2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窦磊;刘云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康太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66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重结构 抗震 建筑基础 固定座 抗压能力 安装板 稳定柱 晃动 柱子 建筑施工技术 本实用新型 财产损失 弹力作用 房屋倒塌 刚性弹簧 固定装置 恢复弹簧 活动套接 人员伤害 压缩弹簧 左右两侧 气垫 活动杆 减压板 内壁 底座 侧面 地震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基础抗震承重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稳定柱,稳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固定座两个侧面的顶部均活动套接有活动杆。该建筑基础抗震承重结构,通过压缩弹簧和恢复弹簧的弹力作用,可以有效的减弱柱子向左右两侧晃动时产生的压力即增大了该抗震承重结构的横向抗压能力,再通过减压板、气垫、刚性弹簧和底座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的增大了该抗震承重结构纵向的抗压能力,避免了地震时剧烈的晃动导致柱子不稳定而使房屋倒塌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该抗震承重结构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基础抗震承重结构。
背景技术
基础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结构,如基坑、承台、框架柱、地梁等,是建筑物的墙或柱子在地下的扩大部分,其作用是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并把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地基,在建筑施工中,往往需要设置建筑基础抗震承重结构来维护房屋的稳定性。
传统的房屋建造过程中大多是直接将混凝土浇筑在柱子周围以达到固定的效果,这样做仅能起到初步稳定的作用,在发生地震时,晃动异常剧烈会给柱子到来很大的压力,而现有的建筑基础抗震承重结构无法承受过大的压力,则会导致柱子不稳定而使房屋倒塌,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大大降低了该抗震承重结构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基础抗震承重结构,具备抗压效果好和稳定性高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房屋建造过程中大多是直接将混凝土浇筑在柱子周围以达到固定的效果,这样做仅能起到初步稳定的作用,在发生地震时,晃动异常剧烈会给柱子到来很大的压力,而现有的建筑基础抗震承重结构无法承受过大的压力,则会导致柱子不稳定而使房屋倒塌,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大大降低了该抗震承重结构实用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基础抗震承重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稳定柱,所述稳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座两个侧面的顶部均活动套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活动杆为一组共分为上下两组,每组所述活动杆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固定头为一组共分为上下两组,两组所述固定头之间固定连接有柱子,所述柱子的顶部贯穿地层并延伸至地层的外部,所述柱子的底部与固定装置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位于固定座内部的压缩弹簧,每组所述活动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座外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恢复弹簧,所述恢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面的右部与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压板,所述减压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垫,所述气垫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气垫等距离分布在减压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底面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内腔的底部设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的顶部设有位于内部的砂石,所述柱子的底部依次穿过砂石和混凝土且与固定箱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压板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刚性弹簧,所述刚性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头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座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稳定柱的数量为九个,九个所述稳定柱等距离分布在固定座底部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恢复弹簧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恢复弹簧每两个为一组共分为左右两组。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康太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康太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47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网线路水泥杆基础结构
- 下一篇:一种渔光互补型光伏电站地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