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气性纱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0387.7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4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宏;沈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奥昇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芯 纱线 包覆层 长丝 透气性 通孔 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 均匀排列 透气效果 转动连接 对流孔 侧壁 减小 透气 紧贴 清凉 转动 摩擦 流动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气性纱线,包括线芯和设置于线芯外侧的包覆层,线芯与包覆层之间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长丝,第一长丝固定连接于线芯,第一长丝绕着线芯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线芯、包覆层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长丝之间形成空隙,包覆层紧贴第一长丝的侧壁且转动连接于线芯,减小了纱线因摩擦的原因而产生的热量,当包覆层相对于线芯转动时会使空气产生流动,使之具有清凉的透气感,另外,在包覆层与线芯上分别设置有通孔和对应于通孔的对流孔,加速了空气的流通,上述纱线解决了普通纱线透气性差的问题,增强了纱线的透气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气性纱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普遍更加重视纺织品及服装的舒适、生态环保和功能特性。充分组合各种纤维的优点,开发时尚舒适的功能性纤维的纺织面料,成为当今纺织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热点。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希望穿着的衣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目前市场上制成衣服的面料为单根纱线,或多根纱线相互啮合而成。不管是单根纱线,还是多根纱线啮合,它们都是实心纱线。实心纱线中没有空隙。这样,利用实心纱线织成的面料,只有依靠后期的纱线排布,流出空隙,供气体流动。即便这样,这种面料也难以满足人们对衣物透气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气性纱线,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透气性纱线,包括线芯和设置于线芯外侧的包覆层,所述线芯与包覆层之间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长丝,所述第一长丝固定连接于线芯,所述第一长丝绕着线芯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所述线芯、包覆层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长丝之间形成空隙,所述包覆层紧贴第一长丝的侧壁且转动连接于线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纱线设置为包覆层包裹线芯且在线芯与包覆层之间设置固定连接线芯的第一长丝,使得包覆层可沿线芯转动,减小了纱线因摩擦的原因而产生的热量,当包覆层相对于线芯转动时会使空气产生流动,使之具有清凉的透气感,另外,通过形成的空隙,增强了纱线的透气效果,也使得热量可以及时消散。
作为优选,所述包覆层的外壁设置有贯穿于包覆层的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均匀分布于包覆层的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包覆层的圆周方向设置通孔,使得纱线不仅可以具有透气的特点,还具有吸湿排汗的作用,减小纱线用于衣物时所产生的闷热感。
作为优选,所述线芯的外壁沿其直径方向设置有对应于通孔的对流孔,所述对流孔贯穿于线芯,所述对流孔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线芯上设置对流孔,使得空气透过形成对流的空气流,进一步增强了纱线的透气性,另外,对流孔的孔径大于通孔,加速了空气的流通,提高了透气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线芯为棉质线芯,所述线芯的直径为3-5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在正常的情况下,纤维可向周围的大气中吸收水分,如果棉布湿度增大,周围温度较高,纤维中含的水分量会全部蒸发散去,使织物保持水平衡状态,所以,选用棉质的线芯增大了纱线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作为优选,所述包覆层设置为汉麻纤维材质的包覆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汉麻纤维具有手感柔软,抗弯刚度低的特点,避免了其他麻织品的粗硬感和刺痛感,更适合用此纱线制作贴合皮肤的衣物。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长丝为蚕丝纤维且直径为2-3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蚕丝纤维具有平滑的特性,通过选用蚕丝纤维的第一长丝增大了包覆层相对于线芯转动的容易度,进而间接地减小了纱线所产生的热量,使之保持干燥清爽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奥昇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奥昇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03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