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的线缆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2112.7 | 申请日: | 201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1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钟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鑫联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连接器 握持杆 密封圈 防水 连接公头 连接母头 连接管 连接柱 密封槽 橡胶密封环 防水性能 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 连接管端部 配合密封 一体成型 密封面 插接 卡入 内壁 成型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的线缆连接器。一种防水的线缆连接器,其优势在于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一种防水的线缆连接器,包括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所述连接公头包括第一握持杆,所述第一握持杆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母头包括第二握持杆,所述第二握持杆的一端成型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内径等于连接柱的直径;所述第一握持杆的外侧套设有密封圈,所述连接管端部位置的内壁上开有一圈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粘设有与密封圈配合密封的橡胶密封环。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插接时,连接柱插入连接管,此时密封圈卡入到密封槽内和橡胶密封环配合形成密封面,使得连接器有着较好的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的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力工程施工或电器维修工作过程中,需要将电缆接头连接,现场通常由电工手工连接,接点形成疙瘩,然后用绝缘防水胶布包裹,费时费力,影响电力工程施工或电器维修工作进度,并且不美观,有时出现松动进水烧断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的线缆连接器,其优势在于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水的线缆连接器,包括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所述连接公头包括第一握持杆,所述第一握持杆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母头包括第二握持杆,所述第二握持杆的一端成型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内径等于连接柱的直径;所述第一握持杆的外侧套设有密封圈,所述连接管端部位置的内壁上开有一圈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粘设有与密封圈配合密封的橡胶密封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插接时,连接柱插入连接管,此时密封圈卡入到密封槽内和橡胶密封环配合形成密封面,使得连接器有着较好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密封环的内侧壁上设有底部截面为弧形的凹槽,所述密封圈与凹槽的底面抵接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橡胶密封环上设置弧形凹槽与密封圈抵接密封,形成更大的密封面,密封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底部最大直径小于密封圈的最大直径,所述凹槽的底部截面半径大于密封圈的截面半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底部截面半径大于密封圈的截面半径使得密封圈可以确实地卡入到凹槽内。凹槽底部最大直径小于密封圈的最大直径使得密封圈可以与凹槽的底面抵接密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握持杆上靠近连接柱的一端成型有直径大于第一握持杆的凸环,所述凸环靠近连接柱的一端开有环形槽,所述密封圈嵌设于环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密封圈嵌于环形槽内使得密封圈的位置不会随意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握持杆上套有锁紧环,锁紧环的内径大于凸环的外径,锁紧环的内壁上成型有内螺纹,所述锁紧环远离连接柱一端的内壁上成型有抵接环,抵接环的内径小于凸环的直径;所述连接管的外侧成型有与抵接环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锁紧环的内部设置内螺纹与连接管的外螺纹相配合锁紧,由于抵接环的内径小于凸环的直径,因此抵接环会与凸环相抵接,不会脱离第一握持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握持杆远离连接柱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直径大于凸环的限位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环来与抵接环配合,使得锁紧环往两个方向都无法从第一握持杆上脱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环的外圈成型有与锁紧环的轴线方向平行的轴向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轴向防滑纹来使得转动锁紧环的时候不会打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鑫联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鑫联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2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