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以虎口夹距变化调节摩擦带的玻璃切割用切边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2583.8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8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滇滇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城厢振达宸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8 | 分类号: | B24B9/08;B24B21/00;B24B21/18;B24B21/2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 配合架 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 玻璃 变化调节 玻璃边角 玻璃切割 打磨装置 动支撑杆 活动位移 间隙配合 前端表面 虎口夹 滑动架 活动撑 活动台 摩擦带 升降架 夹合 磨轮 切边 支架 底座 张开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虎口夹距变化调节摩擦带的玻璃切割用切边打磨装置,其结构包括:滑动架、辅助块、铰合座、支撑杆一、活动夹磨装置,所述活动夹磨装置位于支撑杆一的前端表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通过内部的升降架来顶动支撑杆二实现支架一端以底座的固定来进行上方的活动台进行活动位移的工作,并且通过前方的活动撑开,来实现内部的配合架的延伸张开工作,通过配合架的撑大来进行与玻璃面的配合打磨,而另一侧的通过调节轮的调节使得磨轮的角度进行活动的位移,进行玻璃边角的打磨工作,从而根据不同高度的玻璃厚度进行活动的调节进行夹合打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以虎口夹距变化调节摩擦带的玻璃切割用切边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加工打磨通常是通过人工的手持式的打磨机对于固定在夹具上的玻璃的边角进行来回的活动打磨,从而消除玻璃加工后的毛刺以及一些不必要的直角,但是以这样的方式:
在进行打磨工作时,通过手持式的打磨机进行打磨时,在玻璃的侧边厚度过大时,无法通过调节使得设备能够根据玻璃的厚度调节夹合的打磨距离,降低了玻璃打磨的精确性,并且通过固定的手持式的磨轮机无法一次性对于玻璃的外表面进行打磨工作,影响玻璃打磨的平整性,从而使得玻璃加工的失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以虎口夹距变化调节摩擦带的玻璃切割用切边打磨装置,其结构包括:滑动架、辅助块、铰合座、支撑杆一、活动夹磨装置,所述活动夹磨装置位于支撑杆一的前端表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滑动架包裹着活动夹磨装置并且与活动夹磨装置活动连接,所述辅助块位于活动夹磨装置的上侧端面两者相互垂直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铰合座设于辅助块的上端面并且与辅助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的内部设有“凹”字形的内凹活动卡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夹磨装置设有伸缩杆、升降活动架、磨层调节架,所述升降活动架设于磨层调节架的内部两者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固定安装在磨层调节架的右侧端面两者机械连接,所述伸缩杆为柱体包裹的活动嵌入式杆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升降活动架设有底座、升降架、支撑杆二、支架、配合杆、活动台、活动架,所述活动架设于活动台的右侧端面并且与活动台配合连接,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活动台的下侧端面,所述配合杆固定安装在支架的外侧端面,所述支撑杆二位于支架的中央并且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设于支架的下侧端面同时与支架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架与支撑杆二相互垂直并且与支撑杆二活动连接,所述底座为固定的不位移的矩形块体,所述支架为铰合型的交叉可收藏的金属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架设有挡板、弹簧杆、位移架、板体、装配架、折合杆、压实架,所述装配架位于板体的下侧端面并且与板体固定连接,所述位移架设于板体的右侧端面同时与板体活动连接,所述折合杆活动安装在装配架的前端表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弹簧杆活动安装在折合杆的右侧端面两者配合连接,所述挡板位于折合杆的右侧两者机械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压实架设有铝板体、齿根、橡胶带,所述铝板体位于橡胶带的内部同时与橡胶带活动连接,所述齿根固定安装在橡胶带的外侧端面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铝板体为软性的薄板式的可弯曲的金属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磨层调节架设有配合架、调节轮、磨轮,所述磨轮通过齿轮与上方的调节轮啮合连接,所述磨轮位于配合架的内部并且与配合架活动连接,所述磨轮为活动式的滚轮表面设有粗糙的摩擦表面异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配合架设有安装板、动力轮、轴承座、中转轮、轮体、磨带,所述磨带包裹着轮体的外侧端面两者活动连接,所述中转轮位于轮体的下方同时与磨带活动连接,所述轴承座设于安装板的前端表面同时与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动力轮活动安装在安装板的外侧表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磨带为前端设有粗糙的打磨面和后端设有矩形凹槽的橡胶带体结构,所述动力轮为凹槽式的外接动力轮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城厢振达宸贸易有限公司,未经莆田城厢振达宸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2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