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发动机连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2985.8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8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吴燕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C7/02 | 分类号: | F16C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油孔 连杆体 小头孔 衬套 小头 本实用新型 新型发动机 大头孔 连杆盖 内固定 凹陷 沿圆周方向 连杆小头 母线方向 小头衬套 活塞销 进油槽 磨损量 内圆面 侧壁 通孔 外壁 轴瓦 贯穿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发动机连杆,包括连杆体和连杆盖;所述连杆体一端设有小头孔,连杆体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盖配合形成大头孔;所述小头孔内固定安装有衬套;所述大头孔内固定安装有轴瓦;所述小头孔的侧壁设有贯穿的小头进油孔,连杆小头的外壁设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凹陷;所述小头进油孔与该凹陷中部相对;所述衬套与小头进油孔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衬套的内圆面沿其母线方向设有进油槽;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活塞销与小头衬套之间磨损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发动机连杆。
背景技术
连杆由三部分构成,即大头、小头和杆身,小头通过小头孔与活塞销连接,大头通过大头与曲轴连接,杆身连接于小头与大头之间。连杆的小头多为薄壁圆环形结构,为减少与活塞销之间的磨损,一般在小头孔内压入薄壁青铜衬套,并在小头上设置径向油孔,使润滑油通过径向油孔进入小头孔内圆与活塞销的配合表面,达到润滑目的。
现有的连杆,一般只在小头设有用于润滑油进入小头孔内的径向进油通孔,这种径向油孔的孔径较小,无法收集较多的飞溅润滑油,因此,通过径向进油孔进入到小头孔内的润滑油油量较少,导致活塞销与小头衬套之间润滑不足。
因此,需要一种增加润滑油进入衬套与活塞销之间的进油通道,提高活塞销与小头衬套之间润滑效果的新型发动机连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活塞销与小头衬套之间磨损量的新型发动机连杆。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发动机连杆,包括连杆体和连杆盖;所述连杆体一端设有小头孔,连杆体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盖配合形成大头孔;所述小头孔内固定安装有衬套;所述大头孔内固定安装有轴瓦;
所述小头孔的侧壁设有贯穿的小头进油孔,连杆小头的外壁设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凹陷;所述小头进油孔与该凹陷中部相对;所述衬套与小头进油孔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衬套的内圆面沿其母线方向设有进油槽;
进一步的,连杆小头的纵截面为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小头进油孔的轴线与连杆纵截面之间角度为30°;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轴瓦的外圆面沿圆周方向设有环槽,轴瓦内圆面沿圆周方向分布有连通所述环槽的过油孔;所述连杆体的杆身内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大头孔与小头孔的油道;所述油道一端与油环槽连通,油道另一端通过设置于衬套上的过流孔与衬套内圆空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小头进油孔的外端为喇叭口;
进一步的,所述大头孔的内圆面设有与所述环槽连通的储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缸体内飞溅的润滑油将聚集在连杆小头外壁的凹陷内,然后依次通过小头进油孔和通孔进入到衬套的内圆面;另一方面,飞溅的润滑油还可以从进油槽进入到衬套的内圆面;本实施例中,进油槽为三条,因此,相比现有技术中的连杆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连杆另外增加了三个进入小头衬套内圆的润滑通道,从而大幅度提高活塞销与小头衬套之间的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29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压缩机的曲轴
- 下一篇:一种胶辊生产用轴套安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