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腔镜手术辅助装置及带有腔镜手术辅助装置的手术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3369.4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8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冷雪峰;朱熠;韩泳涛;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50 | 分类号: | A61B90/50;A61B90/57;A61G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代平 |
地址: | 61004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内窥镜 辅助装置 固定装置 腔镜手术 手术辅助装置 固定调整 手术床 万向节 种腔 本实用新型 夹持部件 手术视野 一端设置 夹持 医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腔镜手术辅助装置及带有腔镜手术辅助装置的手术床,一种腔镜手术辅助装置包括连接杆与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杆与固定装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内窥镜的夹持部件,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所述连接杆由多段子连接杆组成,相邻两个子连接杆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本腔镜手术辅助装置通过连接杆与固定装置固定调整内窥镜的位置,使得在不需要助手对内窥镜进行提握的情况下,医生也能固定调整内窥镜的位置,得到良好的手术视野,解放了人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腔镜手术辅助装置及带有腔镜手术辅助装置的手术床。
背景技术
普通开胸手术的创伤很大,切口在20cm以上,胸壁损伤严重,切断了胸壁各层肌肉,而且还要强行撑开肋间10-20cm,术后疼痛持续时间长,由此腔镜得以应用。腔镜可清晰全面地观察胸腔内的情况,可进行照相和录像,并能获得足够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而腔镜手术一般只需在胸壁上开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且无需撑开肋间,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腔镜已应用于多种疾病,包括胸膜、肺部、纵隔、心包疾病以及胸外伤的诊断治疗。但是在腔镜手术过程中,需要有助手在旁提握内窥镜配合医生进行手术作业,且姿势基本不能变动,长时间地保持一个姿势不仅容易使肌肉酸痛,而且还很难保障姿势不变动,姿势变动即有可能影响医生手术操作,而且人为的握持内窥镜还会造成医护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腔镜手术辅助装置及带有腔镜手术辅助装置的手术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腔镜手术辅助装置,包括连接杆与固定装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内窥镜的夹持部件,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所述连接杆由多段子连接杆组成,相邻两个子连接杆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使得在不需要助手对内窥镜进行提握的情况下,医生也能固定调整内窥镜的位置,得到良好的手术视野,解放了人力。同时通过万向节使得腔镜手术辅助装置具有多个自由度,可以任意旋转调整内窥镜的位置。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子连接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凹凸纹。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固定装置为通过螺栓固定的固定座。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固定装置为夹子;所述夹子包括上夹片、下夹片、销轴和扭簧,上夹片与下夹片通过销轴相互铰接,所述扭簧套于所述销轴外壁,扭簧的两只簧腿分别抵靠在上夹片与下夹片的内侧壁上,在上夹片与下夹片的中部均为弧形,上夹片与下夹片配合构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通道。使得腔镜手术辅助装置可以随时装夹在不同的位置,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带有上述腔镜手术辅助装置的手术床,包括床板与床腿,所述腔镜手术辅助装置通过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床板上。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床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收纳槽,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收纳槽,且所述连接杆可放置于所述收纳槽。使得在不需要腔镜手术辅助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将腔镜手术辅助装置收纳。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收纳槽相适配,所述挡板盖于所述收纳槽的槽口时,所述挡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床板的上端面平齐。使得床板的上端面平整,不影响患者的坐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腔镜手术辅助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连接杆与固定装置固定调整腔镜手术辅助装置的位置,使得在不需要助手对内窥镜进行提握的情况下,医生也能固定调整内窥镜的位置,得到良好的手术视野。
2、该腔镜手术辅助装置通过万向节固定连接连接杆与固定装置,使得腔镜手术辅助装置具有多个自由度,使得医生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内窥镜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肿瘤医院,未经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33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