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显示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3681.3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6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现峰;张永军;李国强;郭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F9/33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体 灯板 本实用新型 可弯曲的 曲面形状 柔性灯 前体 单元间隔 弯曲过程 弯曲应力 成异形 可组装 盖设 贴合 断裂 背离 释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显示单元,包括前体、灯板和后体,其特征在于:灯板为可弯曲的柔性灯板,后体包括多个后体单元,前体盖设于灯板的设有LED灯的一侧,各后体单元固定连接于灯板的背离LED灯的一侧,且相邻后体单元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显示单元采用可弯曲的柔性灯板,能够直接调节单个LED显示单元呈曲面,也能任意调整曲面形状,且多个LED显示单元组成的曲面形状更加贴合,甚至可组装成异形曲面;多个后体单元固定在灯板上,同时后体单元之间存在间隙,有利于释放弯曲应力,避免后体在弯曲过程中断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显示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LED显示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LED显示屏具有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大型化、寿命长、耐冲击和性能稳定等优点,被普遍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LED显示屏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正朝着更高亮度、更高耐气候性、更高的发光密度、更高的发光均匀性,可靠性、全色化方向发展。LED显示屏广泛地应用在体育场馆、商业应用、银行、证券、邮政、码头、商场、车站、邮政、电讯、机关、监控、学校、餐厅、酒店、娱乐、等不同户外场所的广告宣传。
目前LED显示屏另一发展方向是大屏显示,例如户外广告或大型场景显示,有些用LED显示地砖或大屏游戏界面。大屏显示器通常由多块显示装置通过灯箱拼接,形成大型屏幕或超大屏幕。对于目前出现的LED大屏显示器而言,其整体的屏幕都是由若干LED箱体拼接而成的,在拼接的过程中需要辅助一些牵引以及吊装设备才能够完成拼接,另外在完成拼接之后施工人员还需要站在屏幕后方进行复杂的接线、接电以及线路连接工作,整体过程不但步骤复杂同时也极容易发生错误。
现在的拼接LED大屏显示器,通常注重于无缝拼接以及拼接安装的方便和稳定性,也就是说,现有的拼接LED大屏显示器基本都是平面式,极少有曲面大屏。现有的一些少数的曲面大屏也都是通过设置多个平面的LED灯箱的拼接角度,以形成曲面效果,这种曲面效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曲面,LED灯箱还是采用传统的箱体结构形式,并没有根本上做到曲面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显示单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LED显示单元不能弯曲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ED显示单元,包括前体、灯板和后体,所述灯板为可弯曲的柔性灯板,所述后体包括多个后体单元,所述前体盖设于所述灯板的设有LED灯的一侧,各所述后体单元固定连接于所述灯板的背离所述LED灯的一侧,且相邻所述后体单元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灯板的极限弯曲度的限位弹片,所述限位弹片位于所述灯板与所述后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灯板背离所述LED灯的一侧设有定位柱,所述后体单元上相应的设有定位孔;
所述灯板与所述后体通过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的配合固定连接,或
紧固件、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灯板与所述后体。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的中心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紧固件为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穿过所述定位孔并与所述内螺纹孔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灯板与所述后体。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设为多个且成排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为圆柱,且靠近所述灯板的一端为前端,另一端为后端;所述前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后端的直径;
所述限位弹片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后端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限位弹片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设于所述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后端的长度;所述LED显示单元弯曲时,所述定位柱沿所述第一通孔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36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