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基区组分渐变空间的失配电池外延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4503.2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9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万智;刘芬;林晓珊;徐培强;张银桥;汪洋;王向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凯迅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52 | 分类号: | H01L31/052;H01L31/054;H01L31/0236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 代理人: | 喻莎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电池层 上表面 纳米反光膜 保护层 外延片 衬底 本实用新型 组分渐变 电池 缓冲层 基区 失配 保护能力 隔离防护 经济成本 使用寿命 碳纤维层 散热膜 散热 带隙 紧压 粘接 反射 腐蚀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基区组分渐变空间的失配电池外延片,包括衬底,所述衬底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上表面紧压粘接有纳米反光膜,所述纳米反光膜的上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层,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散热膜,可以对太阳能电池层进行散热,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设置了纳米反光膜,可以对渗透过的光线进行反射,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设置了保护层,可以对太阳能电池层和衬底进行隔离防护,避免损坏的一方腐蚀另一方,提高了各部分之间的保护能力;碳纤维层的设置,增加了太阳能电池层本身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其韧性,该电池外延片呈带隙递变的结构,便于制作,降低了经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外延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基区组分渐变空间的失配电池外延片。
背景技术
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领域从太空应用逐步扩展到地面应用,在便携式能源和消费电子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利用外延剥离技术(ELO技术)制作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一方面可以将砷化镓衬底剥离后重复利用,显著降低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可制作柔性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不仅效率比剥离前有所提高,且产品质量更轻并具有柔性,更有利于航空航天和便携式应用等,用途广泛,而电池外延片是在砷化镓太阳电池生产过程中,进行了砷化镓层外延生长后的半成品,后边只需在他上边进行电极制作等器件工序就可完成太阳电池生产。
但是目前的电池外延片在为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服务的过程中,仍旧有着以下缺陷,由于没有设置散热膜,不能对太阳能电池散热,由于光线照射在太阳能电池层之后,穿过的光线直接消失,并不能对其进行利用,降低了利用效率,由于没有设置有保护层,太阳能电池层在损坏的时候,损坏的太阳能电池层会对衬底造成损坏,衬底在腐蚀损坏的时候,损坏的衬底会对太阳能电池层造成损坏,加大了损失成本,太阳能本身的结构强度不够高,容易弯折从而造成损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具有基区组分渐变空间的失配电池外延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基区组分渐变空间的失配电池外延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基区组分渐变空间的失配电池外延片,包括衬底、缓冲层、保护层、Ⅰ段保护片、Ⅱ段保护片、Ⅲ段保护片、纳米反光膜、太阳能电池层、第一欧姆接触层、第一窗口层、基区层、发射区层、背场层、隧穿结层、碳纤维层、第二窗口层、第二欧姆接触层和散热膜,所述衬底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上表面紧压粘接有纳米反光膜,所述纳米反光膜的上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层,所述太阳能电池层的上方设置有散热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层包括Ⅰ段保护片、Ⅱ段保护片以及Ⅲ段保护片,所述保护层的内部安装有Ⅰ段保护片,所述Ⅰ段保护片的上表面紧压粘接有Ⅱ段保护片,所述Ⅱ段保护片的上表面紧压粘接有Ⅲ段保护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层包括第一欧姆接触层、第一窗口层、基区层、发射区层、背场层、隧穿结层、碳纤维层、第二窗口层以及第二欧姆接触层,所述太阳能电池层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欧姆接触层,所述第一欧姆接触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窗口层,所述第一窗口层的上表面安装有基区层,所述基区层的上表面粘接有发射区层,所述发射区层的上表面固定有背场层,所述背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隧穿结层,所述隧穿结层的上方安装有第二窗口层,且隧穿结层与第二窗口层的连接处设置有碳纤维层,所述第二窗口层的上方对应安装有第二欧姆接触层,所述碳纤维层的厚度为0.1至0.2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Ⅰ段保护片的厚度为0.1至0.2μm,所述Ⅱ段保护片的厚度为0.2至0.3μm,所述Ⅲ段保护片的厚度为0.1至0.2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层的厚度由上往下逐层递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凯迅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南昌凯迅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4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