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锂电池剩余寿命预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4993.6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8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徐静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新能源技术研究所;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本体 滑动杆 装置壳体 导热套 固接 剩余寿命预测装置 电动车 电池夹 紧装置 限位块 锂电池 弹簧 通孔 本实用新型 电池寿命 横向分布 滑动连接 壳体内腔 壳体腔壁 预测模块 滑动 壳体腔 空心体 凸状 连通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锂电池剩余寿命预测装置,包括电池本体、装置壳体,以及设置于装置壳体一侧的电池寿命预测模块,所述装置壳体为一凸状空心体,其用于容纳电池本体,其靠近电池本体的顶端开设有通孔,通孔与装置壳体内腔连通;所述装置壳体腔内设置电池夹紧装置,电池夹紧装置包括滑动杆与限位块,滑动杆横向分布于电池本体两侧,其一端固接于装置壳体腔壁,其另一端靠近电池本体,滑动杆上滑动连接有导热套;所述导热套可沿滑动杆长度方向滑动,其远离电池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固接导热套,其另一端固接限位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电动车锂电池剩余寿命预测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以其性能优良、体积小、重量轻及环境污染小等独特的优势成为电动装置电池的理想选择,且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车领域,并逐渐扩展至军事通信、航海、航空、航天等领域,逐渐成为未来诸多重要领域的关键和支撑技术。锂电池的失效将会引起设备的性能下降﹑功能失灵﹑反应迟缓以及其它电子故障。
随着锂电池的普及,其中锂电池使用寿命的预测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内容,锂电池使用寿命的预测是通过记录锂电池工作状态下的随机变电流情况来预测其剩余使用寿命,监测、识别锂电池的健康状态,解决随机时变电流影响下锂电池剩余寿命预测问题。通过对锂电池使用寿命预测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锂电池的性能退化问题而造成的灾难性损失。锂电池在进行检测时,其发热量巨大,因此需要一种散热性良好的锂电池剩余寿命预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电动车锂电池剩余寿命预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锂电池剩余寿命预测装置,包括电池本体、装置壳体,以及设置于装置壳体一侧的电池寿命预测模块,所述装置壳体为一凸状空心体,其用于容纳电池本体,其靠近电池本体的顶端开设有通孔,通孔与装置壳体内腔连通;所述装置壳体腔内设置电池夹紧装置,电池夹紧装置包括滑动杆与限位块,滑动杆横向分布于电池本体两侧,其一端固接于装置壳体腔壁,其另一端靠近电池本体,滑动杆上滑动连接有导热套;所述导热套可沿滑动杆长度方向滑动,其远离电池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固接导热套,其另一端固接限位块;所述装置壳体外侧设置有卷收器,卷收器内伸出有钢丝绳,钢丝绳穿过装置壳体腔壁并延伸至其腔内,其连接至导热套顶底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导热套底端连接有导热鳍块,导热鳍块呈弧状,其具有光滑面与鳍块面,光滑面与电池本体紧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电池寿命预测模块包括电流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A/D转换单元、监测记录单元、显示屏单元与锂电池剩余寿命预测单元,电流检测单元通过电池检测端口读取电流数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电流检测单元电连接A/D转换单元, A/D转换单元电连接信号处理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信号处理单元电连接监测记录单元,监测记录单元电连接显示屏单元与锂电池剩余寿命预测单元。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便于技术人员对电动车锂电池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控,避免随机变电流对电池的剩余寿命影响而造成电池性能退化,进而可以有效的进行锂电池的剩余寿命预测,在进行预测的同时能对电池本体进行夹持散热,防止进行测量时的发热量巨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新能源技术研究所;浙江大学,未经湖州市新能源技术研究所;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49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双电压表的电动汽车整车绝缘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