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专用叠合梁定型模具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7762.0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2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王逵;左红祥;蔡俊;杨崇;张松;李章建;吕伟;张国胜;李周垚;施丁楠;谭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投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云南建投建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203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专用 叠合 定型 模具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进的专用叠合梁定型模具组件,主要是由前后相对布置的多个前叠合梁模板与后叠合梁模板和左右相对布置的左叠合梁模板与右叠合梁模板四个部件之间相互拼搭构成整体为顶部呈敞开状态、内部为镂空的箱型体构件,该箱型体构件的前叠合梁模板与后叠合梁模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杆组件连接;左叠合梁模板与右叠合梁模板分别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前叠合梁模板与后叠合梁模板的左右两侧;在该箱型体构件的顶部敞开端处前后对称安装有吊模组件;在该箱型体构件的底部安装有底模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支立方便,可回收重塑利用,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实现增加模台使用寿命,避免混凝土污染模台,减少在模台上开孔造成漏浆及模台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改进的专用叠合梁定型模具组件,属于装配式构件生产用模具。
背景技术
装配式叠合梁施工模具一般采用钢模具,在传统的做法中,因为吊模只有 5公分高,施工难度大,一般采用泡沫填充,待浇筑完混凝土后,把泡沫抠掉,由于泡沫比较软,强度不够,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容易变形,浇筑完成把泡沫抠掉后,会发现吊模边不平直,影响美观。再或者用木模板与钢模板结合,由于不是一种材料,固定起来比较麻烦,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模时,由于模板被钢筋卡到,拆模时比较容易损坏吊模,因此,采用传统做法存在着以下的弊端与不足,一是由于用泡沫施工后要把泡沫抠掉,造成成本增加,污染环境;二是用泡沫或者木模施工,由于材料比较软,造成叠合梁吊模不平直,第三是增加劳动力。
目前,在装配式建筑行业进行预制叠合梁的生产时,通常在钢台车上固定两块面积较大的钢板进行梁模定位,该梁模可以对叠合梁的宽度进行保证,但这种生产方法存在下述弊端:第一是叠合梁高度很难精准保证,只能凭作业人员经验确认;第二是叠合梁顶部箍筋的伸出高度难以精确定位和统一,箍筋前后左右偏移较大,严重影响现场后期面筋穿入施工;第三是叠合梁上部刮平、拉毛,施工不方便(上部有叠合梁箍筋),施工效率低而且容易碰撞箍筋,影响叠合梁产品质量;4、叠合梁底部钢筋只能向梁顶方向弯折,如果两端向下弯折无法生产,生产工艺受到限制;由于上述生产种种原因导致生产成品被退回报废或者进行整改,大大增加工厂后期服务费用,而且还影响公司产品质量品牌,同时,叠合梁生产过程中模具的重要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模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在传统做法中,叠合梁模具是直接固定在模台上的,由于在模台上打孔会影响模台使用,而且模具不好固定在模台上,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模具下部会产生变形导致构件成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由于模具是直接和模台用螺杆连接,会导致模具和模台存在缝隙,导致漏浆,污染模台,减少模台使用周转率,影响成品质量。
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较强以及工作可靠性较高的一种改进的专用叠合梁定型模具组件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增加模台使用寿命,避免混凝土污染模台,成品质量得到保证,达到快速组装模具,安拆方便、在浇筑混凝土时吊模一次成型,不需要进行二次浇筑。达到满足生产及工艺要求,具有较好的定位和塑形效果,成品吊模不缺凌掉角平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发明目的是能够实现解决传统施工吊模采用泡沫填充的工艺,保护环境,减少成品损耗率,提高成品的几何尺寸,达到能提高生产效率,工人操作方便,节约劳动力和成本,叠合梁几何尺寸能达到规范标准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专用叠合梁定型模具组件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投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云南建投建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建投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云南建投建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7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式正确坐姿维持智能椅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手术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