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尘器尘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8098.1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5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意;宋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妈妈(苏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20 | 分类号: | A47L9/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程东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尘杯 内壳 密封圈 吸尘器尘杯 尘杯底盖 外壳密封圈 圆形敞口 抵接 二次注塑成型 密封圈密封 结构稳固 尘杯盖 环柱形 集尘腔 上表面 通风孔 偏位 紧凑 密封 申请 环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吸尘器尘杯,包括:尘杯外壳,尘杯内壳,尘杯底盖,形成于尘杯外壳、尘杯内壳和尘杯底盖之间的环柱形的集尘腔;所述尘杯底盖的上表面通过二次注塑成型工艺固定连接有一圈外壳密封圈和一圈内壳密封圈,所述内壳密封圈环绕所述通风孔布置,所述尘杯外壳下端的圆形敞口部与所述外壳密封圈密封抵接,所述尘杯内壳下端的圆形敞口部与所述内壳密封圈密封抵接。本申请这种吸尘器尘杯结构稳固紧凑,使用方便,当使用者打开尘杯盖后,密封圈不会发生偏位或脱落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吸尘器尘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尘器尘杯,其杯体、杯盖、用于密封杯体和杯盖的密封圈三者为相互分离独立件,装配完成后密封圈完整依靠杯体和杯盖的夹紧力被固定在杯体和杯盖之间实现密封。当使用者取下杯盖对杯体内收集的灰尘进行清理时,原本被夹紧在杯体和杯盖之间的密封圈因夹紧力消失,很容易从尘杯上脱离下来,使用者必须重新对位密封条才能够将尘杯装好使用,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吸尘器尘杯,其结构稳固紧凑,使用方便,当使用者打开尘杯盖后,密封圈不会发生偏位或脱落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尘器尘杯,包括:
尘杯外壳,所述尘杯外壳的下端为圆形敞口结构;
尘杯内壳,所述尘杯内壳固定于所述尘杯外壳内部、且其上密布开设滤尘孔,而且该尘杯内壳的下端也为圆形敞口结构;
尘杯底盖,所述尘杯底盖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尘杯外壳和所述尘杯内壳的下端部,并且该尘杯底盖上制有通风孔;以及
形成于所述尘杯外壳、尘杯内壳和尘杯底盖之间的环柱形的集尘腔;
所述尘杯底盖的上表面通过二次注塑成型工艺固定连接有一圈外壳密封圈和一圈内壳密封圈,所述内壳密封圈环绕所述通风孔布置,所述尘杯外壳下端的圆形敞口部与所述外壳密封圈密封抵接,所述尘杯内壳下端的圆形敞口部与所述内壳密封圈密封抵接。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尘杯底盖的下表面通过二次注塑成型工艺固定连接有一圈内风道密封圈,所述内风道密封圈环绕所述通风孔布置。
所述内壳密封圈、所述内风道密封圈和所述外壳密封圈在径向方向自内而外依次布置。
所述尘杯底盖一体成型有位于所述内风道密封圈和所述外壳密封圈之间的、且与所述集尘腔相通的风道连接口。
所述内壳密封圈、所述内风道密封圈和所述外壳密封圈均为橡胶材质。
所述内壳密封圈、所述内风道密封圈和所述外壳密封圈均为硅胶材质。
所述尘杯底盖的下表面成型一圈向上凹陷的密封圈成型槽,所述内风道密封圈成型于所述密封圈成型槽中。
所述尘杯外壳、所述尘杯内壳和所述尘杯底盖均为塑料材质。
所述尘杯底盖的上表面成型一圈向下凹陷的密封圈成型槽,所述外壳密封圈成型于所述密封圈成型槽中。
本申请的优点是:
1、本申请利用二次注塑成型工艺将密封圈直接注塑固定于尘杯底盖上,其结构稳固紧凑,当使用者打开尘杯盖后,密封圈不会发生偏位或脱落问题。
2、尘杯底盖表面预先成型有密封圈成型槽,然后在该密封圈成型槽中进行过二次注塑而形成所需要的密封圈,不仅方便了密封圈的制作,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密封圈和底盖的结合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妈妈(苏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毛妈妈(苏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8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尘气分离装置及气体净化装置
- 下一篇:用于家用电器的软管的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