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教学、表演两用打鼓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9987.X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3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辉;庞俊腾;宋恒杰;闵华清;张梅;易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3/00;G09B15/00;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睦宇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拍提示 架子鼓 节拍 传感器 机器人 传感器安装 灯安装 控制盒 鼓面 教学 表演 传感器设置 智能机器人 自学 | ||
1.一种教学、表演两用打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架子鼓、控制盒、节拍检测模块和节拍提示灯模块;所述控制盒安装于机器人的内部,所述节拍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节拍传感器和第二节拍传感器,所述第一节拍传感器安装于架子鼓的鼓面,所述第二节拍传感器安装于架子鼓的镲面,所述节拍提示灯模块包括第一节拍提示灯和第二节拍提示灯,所述第一节拍提示灯安装于架子鼓的鼓面,所述第二节拍提示灯安装于架子鼓的镲面,所述第一节拍传感器、第二节拍传感器、第一节拍提示灯和第二节拍提示灯均与控制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表演两用打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机器人与第二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节拍传感器、第二节拍传感器、第一节拍提示灯和第二节拍提示灯均与第二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表演两用打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基座、机身、头部和多条机械臂;所述机身安装于基座,所述头部安装于机身,所述控制盒安装于头部中,所述机身上均匀安装有多条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与控制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教学、表演两用打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云台,所述基座通过旋转云台与机身连接,所述旋转云台与控制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教学、表演两用打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与控制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教学、表演两用打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包括第一转动件、演奏鼓棒和至少两个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之间通过第一转动件连接,且位于首端的固定臂与机身连接,位于尾端的固定臂与演奏鼓棒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演奏鼓棒均与控制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教学、表演两用打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演奏鼓棒包括第二转动件、传动件、减震器和鼓槌;所述第二转动件安装于位于尾端的固定臂,所述传动件和控制盒均与第二转动件连接,所述传动件通过减震器与鼓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教学、表演两用打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摆动架和连接杆;所述摆动架与第二转动件连接,所述连接杆安装于摆动架,所述连接杆通过减震器与鼓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教学、表演两用打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横梁,所述第一侧板安装于横梁的一侧面的一端,所述第二侧板安装于横梁的一侧面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转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安装于横梁的另一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99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姿态可调的水下机械臂
- 下一篇:一种图书整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