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压腔稳压结构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61737.X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4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胡余生;魏会军;郭求和;曹贞文;李海港;李立民;马亚鹏;郭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8/02 | 分类号: | F04C18/02;F04C29/00;F04C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姜波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背压腔 动涡旋盘 稳压腔 稳压 本实用新型 涡旋压缩机 静涡旋盘 压缩腔 中压 转角 压力波动 预设位置 中间压力 引入 静涡旋 压缩机 导通 压孔 转动 灵活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压腔稳压结构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背压腔稳压结构包括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两者之间形成压缩腔;静涡旋盘远离动涡旋盘的一侧设有背压腔,背压腔连接有中压孔;动涡旋盘内部设有稳压腔;动涡旋盘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一端与稳压腔相连接,动涡旋盘转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一通孔另一端与中压孔相连通;第二通孔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压缩腔和稳压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通孔和中压孔的导通配合将稳压腔的中间压力引入静涡旋背面的背压腔,引入背压腔的压力可以通过改变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孔径和第一通孔的转角范围进行灵活设计,不会出现背压腔的中压力波动过大的问题,使得压缩机运行更平稳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压腔稳压结构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主要由壳体、压缩机构、支撑机构、驱动机构、工作流体吸入管和工作流体排出管等零部件组成。压缩机构由动涡旋部件和静涡旋部件组成。驱动机构包括定子组件和曲轴转子组件,曲轴驱动动涡旋部件,由于动涡旋部件上设置有防自转机构,使得动涡旋部件相对于静涡旋部件做平动转动。由静涡旋部件的螺旋涡卷与动涡旋部件的螺旋涡卷限定成的压缩腔室容积逐渐变小,腔室中的制冷剂压力不断升高,从而经由工作流体吸入管吸入压缩腔室内的制冷剂被压缩并最终从涡旋部件中心处的排气口排出,并从工作流体排出管排出压缩机到外部制冷循环回路。由此实现制冷剂吸入、压缩、排出的工作循环过程。涡旋压缩机广泛应用于空调及热泵领域。
现有涡旋压缩机常将中间压缩腔的中间压力引入静涡旋背面的背压腔,利用引入背压腔的中压力做为背压力,以此来完成涡旋压缩机泵体间的轴向密封设计。传统涡旋压缩机通常在静涡旋上开设中压孔将中间压缩腔与背压腔连通,这种常规设计很难通过孔位、孔径来控制中压孔连通压缩腔的角度范围,而连通角度范围过大将造成引入背压腔的中压力波动过大,从而引发泵体泄漏,此外背压力波动也会导致动涡盘受力不均,加速动涡盘与上支架磨损,从而影响压缩机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压腔稳压结构,以解决现有中压孔的连通角度范围过大导致引入背压腔的中压力波动过大,从而造成的泵体泄漏、动涡盘受力不均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背压腔稳压结构,包括相配合的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所述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之间形成压缩腔;其中,所述静涡旋盘远离所述动涡旋盘的一侧设有背压腔,所述背压腔连接有中压孔;所述动涡旋盘内部设有稳压腔;所述动涡旋盘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一端与所述稳压腔相连接,所述动涡旋盘转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另一端与所述中压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压缩腔和所述稳压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压腔稳压结构,在动涡旋盘内开设稳压腔,第一通孔、稳压腔和第二通孔相连通,通过第一通孔和中压孔的导通配合将稳压腔的中间压力引入静涡旋背面的背压腔,引入背压腔的压力可以通过改变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孔径和第一通孔的转角范围进行灵活设计,不会出现背压腔的中压力波动过大的问题,使得压缩机运行更平稳可靠。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一种背压腔稳压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静涡旋盘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基板和第一旋齿,所述动涡旋盘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基板和第二旋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旋齿和所述第二旋齿相互配合;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内设有所述稳压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基板设有所述中压孔,所述第二旋齿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基板设有所述第二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设有第一沉槽;所述中压孔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沉槽内,另一端与所述背压腔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17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涡旋盘组件及涡旋压缩机
- 下一篇:涡旋压缩机和空调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18-00 专门适用于弹性流体的旋转活塞式泵
F04C18-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都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08 .相互啮合式的,即具有与齿轮传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4C18-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一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24 .反向啮合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18-30 .具有F04C 18/02,F04C 18/08,F04C 18/22,F04C 18/24,F04C 18/48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这些组中的某一组所包含的特征,还具有配合元件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