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制渣土装填工程产生扬尘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65210.4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1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涛;李宁;张文智;李鹿宁;卢雁云;张旭;王海兵;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B65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尘 吸尘装置 支撑装置 渣土 本实用新型 可控制 排气管 渣土车 装填 施工人员身体 叶轮 便于移动 除尘装置 灰尘扩散 建筑垃圾 宽度可调 扬尘收集 吸尘管 集尘 排出 装载 电机 环保 健康 | ||
1.一种可控制渣土装填工程产生扬尘的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支撑装置和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架设在支撑装置上,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器箱体(1)和设置在其内部的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立式电机(2),所述立式电机(2)设置在吸尘器箱体(1)的内部,所述立式电机(2)上方连接有风机叶轮(3),所述风机叶轮(3)的上端与吸尘管(4)连接,所述吸尘管(4)外形为L型,其吸尘口垂直吸尘器箱体(1)的底面且伸出箱体,所述风机叶轮(3)的下方设有导尘管(5),所述导尘管(5)位于立式电机(2)的前后两侧,所述导尘管(5)的下端面设有集尘箱(6),所述集尘箱(6)后侧面开有侧孔,所述侧孔连接排气管(7)的进气口,所述排气管(7)为L型弯管,其出气口垂直于吸尘器箱体(1)前侧面且伸出箱体;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为左右方向长度可调的门型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渣土装填工程产生扬尘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风机叶轮(3)外侧设有封闭的外框罩(31),所述外框罩(31)上端面设有孔洞,所述孔洞与吸尘管(4)的出尘口连接;所述立式电机(2)外周设有电机消声箱(21),所述电机消声箱(21)固定在所述外框罩(31)的下方;所述导尘管(5)竖直设置且上端连接在外框罩(31)的下端面,所述导尘管(5)的下端固定在集尘箱(6)的上端面;所述集尘箱(6)设置在吸尘器箱体(1)的内部底面上,所述集尘箱(6)与排气管(7)连接位置设有粉尘过滤网(61),所述粉尘过滤网(61)完全覆盖排气管(7)的进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渣土装填工程产生扬尘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吸尘器箱体(1)包括由钢管或方钢构成的箱体支撑架(11),所述箱体支撑架(11)外周覆盖有箱体板(12),其中设置于正面的箱体板(12)通过铰链固定在箱体支撑架(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渣土装填工程产生扬尘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排气管(7)上设有排气管角度调节器(71),所述排气管角度调节器(71)包括矩形方管及设在其内部的金属波纹管,所述金属波纹管的内口和外口分别和两段排气管(7)连接,所述排气管(7)伸出吸尘器箱体(1)的部分为方向可调的喇叭状结构;所述吸尘管(4)和排气管(7)使用钢筋(41)固定在吸尘器箱体(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渣土装填工程产生扬尘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8)由方形钢管焊接而成,并通过设置伸缩调节器(81)进行前后长度调节,所述伸缩调节器(81)为在侧面不同位置开有若干孔的方形管,其两端插入有组成支撑架(8)的方形钢管,并使用螺栓固定所述支撑架(8)的方形钢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渣土装填工程产生扬尘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8)的直角拐弯处内侧设有滑轮(82),所述滑轮(82)垂直于支撑架(8)的直角内侧面,所述支撑架(8)上端面设有固定吸尘装置的撑杆(83),所述撑杆(83)焊接在支撑架(8)前后两横杆中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渣土装填工程产生扬尘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8)上还设有吊环(84),所述吊环(84)竖直焊接在支撑架(8)的上端面四个角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渣土装填工程产生扬尘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吸尘装置还包括动力装置(9),所述动力装置(9)包括电源和外部箱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渣土装填工程产生扬尘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集尘箱(6)上设有用于取放集尘箱(6)的集尘箱把手(62),所述集尘箱把手(62)采用镀锌钢管并焊接在集尘箱(6)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521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