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硅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65513.6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2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平志雄;翟红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志嘉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081 | 分类号: | H03K17/081;H03K17/79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王大国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加***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硅驱动电路 电荷保持电路 过零信号电路 本实用新型 触发 可控硅触发电路 可控硅触发 可控硅驱动 内部定时器 强电侧电路 弱电侧电路 电磁辐射 安全隐患 电路触发 发热元件 高温灼烧 隔离光耦 故障状态 过零信号 时间分解 时间基准 延时输出 自动保护 多类型 可控硅 延时 市电 修正 驱动 保证 | ||
1.一种可控硅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CU芯片U1、过零信号电路、可控硅触发电路,所述可控硅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发热元件Heater,其中:
所述过零信号电路的强电侧电路结构包括电阻R45、电阻R46、整流二极管D1、低压隔离光耦B1,所述电阻R46的一端通过整流二极管D1接于电阻R45的一端,所述电阻R45的另一端接于市电的N线,所述电阻R46的另一端接于低压隔离光耦B1的第1端,所述低压隔离光耦B1与市电的L线之间接入电荷保持电路;
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包括可控硅TRI1、电阻R14、限流电阻R4、低压隔离光耦B2和电阻R48,所述可控硅TRI1的T2端接于发热元件Heater,所述可控硅TRI1的T1端接于电荷保持电路,所述可控硅TRI1的T1端同时通过电阻R14接于可控硅TRI1的G端,所述可控硅TRI1的G端通过限流电阻R4接于低压隔离光耦B2的第1端,所述低压隔离光耦B2的第3端通过电阻R48接于MCU芯片U1的控制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保持电路由稳压二极管D6和电容C2并联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硅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电荷保持电路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提供的电荷以有且仅有在1个至10个交流周期以内触发可控硅TRI1为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硅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二极管D6两端的稳压阈值为12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二极管D1和低压隔离光耦B1构成上述电荷保持电路的充电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在L、N两端施加交流电压时,在交流电压的正半周,交流电压超过电容C2两端电压Uc2与低压隔离光耦B1正向触发电压Vf之和时,在弱电侧有滞后过零点的过零信号出现,滞后时间Δt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硅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电荷保持电路储存的最大电荷量Q为:
其中,U为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零信号电路的弱电侧电路结构包括电阻R3、电阻R5和三极管Q3,所述电阻R3的一端接于低压隔离光耦B1的第2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于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同时接于MCU芯片U1的11脚和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志嘉智能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志嘉智能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55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功率脉冲发生器及高功率脉冲电源
- 下一篇:一种单火线通用智能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