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立体车库的升降装置及立体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68004.9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9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胡世坤;张党平;李炫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汇通申发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青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架 纵向支撑架 缓冲机构 立体车库 传动链 横向支撑架 升降装置 配重机构 驱动装置 上限位 下限位 导轮 链轮 本实用新型 链轮传动 下表面 上端 下端 冲击力 缓解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升降装置及立体车库。其包括横向支撑架、纵向支撑架、配重机构和升降架;横向支撑架与纵向支撑架固定连接;横向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链轮和传动链,驱动装置与链轮传动连接,传动链与链轮向配合,传动链的一端与配重机构连接,传动链的另一端与升降架连接;纵向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上限位缓冲机构,纵向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下限位缓冲机构;升降架设置有第一导轮,第一导轮能够与上限位缓冲机构接触,以使升降架停止上升,升降架的下表面能够与下限位缓冲机构接触,以使升降架停止下降。其能够缓解升降架的冲击力,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升降装置及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消费不断的增长,城市停车难成为了各地面临的棘手问题,建立立体停车设备是解决城市静态停车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国一线城市已经建立了大量的立体停车库,二、三线城市也在陆续建立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在建立的机械车库中,车辆的升降一般采用固定平台升降或轿厢式的升降平台。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升降装置升到顶或降到底时的冲击力较大,冲击力通过链条直接作用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容易使电机的输出轴断裂,降低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升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冲击力较大导致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车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升降装置,包括横向支撑架、纵向支撑架、配重机构和升降架;所述横向支撑架与所述纵向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链轮和传动链,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链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链与所述链轮向配合,所述传动链的一端与所述配重机构连接,所述传动链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架连接;
所述纵向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上限位缓冲机构,所述纵向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下限位缓冲机构;
所述升降架设置有第一导轮,所述第一导轮能够与所述上限位缓冲机构接触,以使所述升降架停止上升,所述升降架的下表面能够与所述下限位缓冲机构接触,以使所述升降架停止下降。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限位缓冲机构包括上限位支架和第一缓冲器,所述上限位支架与所述纵向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器与所述上限位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限位缓冲机构包括下限位支架和第二缓冲器,所述下限位支架与所述纵向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器与所述下限位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架设置有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所述第二导轮与所述第三导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纵向支撑架的两侧,且所述第二导轮能够绕其自身的轴线沿所述纵向支撑架的一侧面往复运动,所述第三导轮能够绕其自身的轴线沿所述纵向支撑架的相对的另一侧面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导轮的轴线和所述第三导轮的轴线均与所述第一导轮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配重机构包括吊座和配重块,所述吊座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链连接,所述吊座的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块连接。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吊座包括连接框、拉杆和弹性件,所述连接框包括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拉杆穿设于所述顶板中,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链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拉杆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部抵接。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块设置有导轮组,所述导轮组包括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导向轮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第二导向轮之间间隙设置,所述传动链穿过该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汇通申发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汇通申发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80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