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使污泥减量的沉淀厌氧一体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69006.X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8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戴双建;张玉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莞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1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气罩 池体 污泥减量 长条状 排气管 厌氧 沉淀 体内 环保净化设备 污泥减量化 沉淀效率 底部连通 污泥降解 对齐 沉淀池 污泥斗 相邻集 悬浮物 污泥 排管 气罩 罩口 连通 消化 排放 外部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环保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使污泥减量的沉淀厌氧一体池,其结构包括池体,池体的底部连通有污泥排管,池体内布置有若干个集气罩,若干个集气罩呈长条状且其横截面为V型,若干个呈长条状的集气罩对齐并排布在池体内的一个平面上,该平面与池体的底部之间留有距离,且各个集气罩的罩口朝向池体的底部,相邻集气罩之间留有供悬浮物进入的空隙,还包括排气管,排气管连通各个集气罩的顶部并通向池体外部,该一体池不但能避免“翻泥”现象、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率,且能充分利用污泥斗容积提高了污泥降解消化效率,利于污泥减量化排放。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保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使污泥减量的沉淀厌氧一体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一种利用沉淀作用来去除水中悬浮物的净水设备,现今的沉淀池主要将悬浮物直接沉淀到池底以形成污泥,然后将污泥抽排到池外。然而,上述的沉淀池仍会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沉淀池底的污泥因为有粘性,无法彻底排净,而污泥本身含有较多的微生物,微生物与污泥发生缺氧反硝化反应或厌氧反应而产生氮气或沼气,气体在上升过程中会搅动沉淀池内的水体自然沉降运动而带起了下沉过程中的污泥微小颗粒,引起“翻泥”现象从而影响了污水的沉淀净化效果;其二,沉淀池中的污泥与水体充分接触,而水中的溶解氧则会抑制了污泥厌氧反应,这样不利于污泥自降解消化,导致未能减量化排放污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能使污泥减量的沉淀厌氧一体池,该一体池不但能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率,且能充分利沉淀池污泥斗容积提高了污泥降解消化效率,利于污泥减量化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能使污泥减量的沉淀厌氧一体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底部连通有污泥排管,所述池体内布置有若干个集气罩,所述若干个集气罩呈长条状且其横截面为V型,所述若干个呈长条状的集气罩对齐并排布在所述池体内的一个平面上,该平面与所述池体的底部之间留有距离,且各个所述集气罩的罩口朝向所述池体的底部,相邻集气罩之间留有供悬浮物进入的空隙,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通各个集气罩的顶部并通向所述池体外部。
其中,所述集气罩包括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所述第一挡片与所述第二挡片拼接成横截面为V型的所述集气罩,所述第一挡片的横截面边长比所述第二挡片的横截面边长短,相邻集气罩之间的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交替排布。
其中,单个集气罩中,所述第一挡片与所述第二挡片之间的夹角为55~85°。
其中,相邻集气罩之间的第一挡片的外端与第二挡片的外端的距离为6~25cm。
其中,所述池体的底部为锥形池底,该锥形池底的底面积朝向所述池体的开口逐渐变大,所述污泥排管连通于该锥形池底的底端。
其中,所述集气罩设于所述锥形池底的最大开口处。
其中,所述池体的内侧壁设有挂钩,所述集气罩通过架设在所述挂钩上从而固定布置于所述池体内。
其中,有至少两根排气管,各个排气管沿所述呈长条状的集气罩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并与各个集气罩的顶部连通。
其中,所述排气管的排气口从所述池体的侧壁通向所述池体外部。
其中,所述集气罩的材质为PP材质或钢材材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集气罩将池底污泥所产生的氮气或沼气收集并通过排气管排走,避免了现有技术沉淀池底产氮气或沼气搅动污水以致影响悬浮物沉淀净化的问题,提高了沉淀池的沉淀效率;污泥通过相邻集气罩之间的空隙进入到池底,该集气罩不但能保证污泥正常沉淀到池底,还大大阻隔了污泥与水体接触,进而提高了沉淀池底污泥的厌氧消化反应,降低了污泥的排放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莞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莞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90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底泥原位修复装置
- 下一篇:用于产物收集的下出式污泥微波热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