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时控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69520.3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7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蒲启成;李维;王联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轭铁 驱动电路模块 电磁系统 显示操作模块 垂直连接 电源模块 控制系统 时控开关 铁芯 吸合 继电器 横向占用空间 操作模块 操作显示 外部电源 线圈连接 侧面 接触器 静触头 导通 壳体 外接 体内 供电 | ||
一种时控开关,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系统和电磁系统,电磁系统包括铁芯和轭铁,铁芯上设有用于吸合轭铁的线圈,轭铁与动触头连接;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电磁系统上方的第一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磁系统侧面的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的侧面垂直连接,在第一电路板上设有显示操作模块,在第二电路板上设有分别与显示操作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和驱动电路模块,电源模块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为操作显示操作模块和驱动电路模块供电,驱动电路模块与线圈连接,驱动电路模块能够导通线圈吸合轭铁,使连接在轭铁上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不仅不需要外接接触器或继电器,而且垂直连接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能够减少横向占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时控开关。
背景技术
时控开关是用于控制负载通断电的开关电器,现有时控开关普遍采用电路驱动外部继电器的方法来实现对负载通断电的控制,如果需要带动大功率的负载,还需要通过继电器驱动接触器的方式来实现扩容,增加继电器不仅占用空间大、安装麻烦,而且也增加了制造和维护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时控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时控开关,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系统和电磁系统,电磁系统包括铁芯42和轭铁43,铁芯42上设有用于吸合轭铁43的线圈41,轭铁43与动触头2连接;
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电磁系统上方的第一电路板51,以及设置在电磁系统侧面的第二电路板53,第二电路板53与第一电路板51的侧面垂直连接,在第一电路板51上设有显示操作模块,在第二电路板53上设有分别与显示操作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和驱动电路模块,电源模块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为操作显示操作模块和驱动电路模块供电,驱动电路模块与线圈41连接,驱动电路模块能够导通线圈41吸合轭铁43,使连接在轭铁43上的动触头2与静触头3接触。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与显示操作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的电源芯片U1,以及输入端与电源连接的整流桥BR1,整流桥BR1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源芯片U1 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并为电源芯片U1和驱动电路模块供电,驱动电路模块包括与线圈41连接的第一可控开关电器,第一可控开关电器的控制端与第三可控开关电器连接,第三可控开关电器的控制端与第二可控开关电器的一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可控开关电器的控制端与显示操作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显示操作模块能够导通第二可控开关电器将第三可控开关电器的控制端短路以关断第一可控开关电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电器为双向可控硅Q1,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电器为弱电驱动三极管Q2,所述第三可控开关电器为弱电驱动三极管Q3,双向可控硅Q1的控制端与光耦U2的输出端连接,光耦U2的输入端与弱电驱动三极管Q3 的集电极连接,弱电驱动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弱电驱动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地,弱电驱动三极管Q3的控制端与弱电驱动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后与电源芯片U1连接,弱电驱动三极管Q2的控制端与显示操作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底座11以及设置在底座11上方的罩壳12,所述动触头2设置在底座11的底部,电磁系统设置在动触头2的上方,动触头2两端的上方分别设有静触头3,静触头3的一端与分别与动触头2的端部配合,静触头3的另一端分别与壳体两端的接线端子13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路板51间隔设置在铁芯42的上方,所述第二电路板 53成凸字形,第二电路板53包括第一电路部53a和第二电路部53b,第一电路部53a一侧的侧边与第一电路板51连接,第一电路部53a另一侧的侧边与第二电路部53b连接,第一电路部53a对应设置在电磁系统的从侧面,第二电路板 53伸到动触头2的侧面,并且第二电路部53b的宽度小于第一电路部53a的宽度,在第二电路部53b的两侧分别与第一电路部53a之间形成与动触头2两端对应的避让开口53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95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控制装置和车辆
- 下一篇:企业网络应用控制切换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