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放射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0379.9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9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程;吴松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欣科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G4/08 | 分类号: | G21G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管 密封放射源 半圆体 本实用新型 棒状体 径向截面形状 放射性核素 圆管状管体 密封外壳 外壳内部 底面 附着 焊端 植入 肿瘤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放射源,所述密封放射源用于肿瘤的植入治疗,所述密封放射源包括圆管外壳,所述圆管外壳内部设置有棒状体,所述棒状体的外表面附着有放射性核素,所述圆管外壳的两端为半圆体,所述半圆体的底面与所述圆管外壳的径向截面形状和大小相同,两个所述半圆体与所述圆管外壳构成密封外壳。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两端为半圆体的密封放射源焊端比圆管状管体外径略粗导致的卡枪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封放射源。
背景技术
密封放射源组织间植入治疗或近距离放射治疗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肿瘤治疗的新技术,是将密封放射源植入肿瘤或肿瘤周围,利用密封放射源源芯的放射性核素放出的射线杀死癌细胞,达到治疗和缓解疾病的目的。其主要适应于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如前列腺癌、乳腺癌、肝癌、脑瘤和卵巢癌等,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小,复发率低,患者不需住院。该项治疗技术自九十年初从国外引进,经过近十年的推广和临床应用,凭借其优越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国内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市场需求蓬勃发展。目前,国内外制造的用于肿瘤植入治疗的密封放射源,采用电子束、氩弧焊机或激光焊接技术焊封密封放射源的圆管状管体的两端,两端为半圆体,这样的圆管状管体的两端半圆体的壁厚约为圆管状管体壁厚的5~10倍,由于用于肿瘤植入治疗的密封放射源所用的放射性核素为低能γ射线,因此,现有的堵头焊封技术造成密封放射源的剂量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同时,两端为半圆体的密封放射源一般情况焊端比圆管状管体外径略粗,当向肿瘤植入时有时出现“卡枪”现象,而且植入时不易进入肿瘤组织内,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放射源,以解决两端为半圆体的密封放射源焊端比圆管状管体外径略粗导致的卡枪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放射源,所述密封放射源用于肿瘤的植入治疗,所述密封放射源包括圆管外壳,所述圆管外壳内部设置有棒状体,所述棒状体的外表面附着有放射性核素,所述圆管外壳的两端为半圆体,所述半圆体的底面与所述圆管外壳的径向截面形状和大小相同,两个所述半圆体与所述圆管外壳构成密封外壳。
可选的,所述圆管外壳的外径为0.55-0.65mm,长度为4-5mm。
可选的,所述圆管外壳的外径为0.6mm,长度为4.5mm。
可选的,所述棒状体与所述圆管外壳的内壁等间距设置。
可选的,所述棒状体的外径为0.25-0.35mm,长度为2.5-3.5mm。
可选的,所述棒状体的外径为0.3mm,长度为3.0mm。
可选的,所述放射性核素为碘-125。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放射源包括两端为半圆体的圆管外壳,由于圆管外壳的两端为半圆体,没有凸愣,则不会出现凸愣磨损植入管道的问题,因此降低对植入管道的磨损,且半圆体的底面与圆管外壳的径向截面形状和大小相同,则没有焊端突出,也就解决了卡枪的问题。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圆管外壳的外径为0.55-0.65mm,长度为4-5mm因此可以在手术时使用更细的穿刺针,对病人创伤小,且狭窄处的手术也可以使用该密封放射源进行肿瘤治疗。并且小体积还可以降低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量,更加环保,同时也减少资源浪费,及降低产品成本。
在临床中,可以使用20G的针,相比18G的针的损伤小。并且更容易通过胃镜、纤支径或导管等器械通道。也容易放置在食管支架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欣科医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欣科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03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射性气体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锌包钢纳米碳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