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浮式水冷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1188.4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3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九州风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孙彦斌;俞佳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组件 下组件 水泵腔 水冷散热装置 马达腔 悬浮式 本实用新型 封闭区域 热交换腔 回水管 上壳盖 上水管 散热 立柱 内置 上壳 下壳 叶轮 分离式结构 散热效果 可视化 下壳盖 马达 连通 零部件 支撑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浮式水冷散热装置,包括:上组件,上组件包括上壳和上壳盖,上壳和上壳盖构成第一封闭区域,第一封闭区域内设置有水泵腔和马达腔,马达腔位于水泵腔的下方,其中,水泵腔内置有叶轮,马达腔内置有马达;下组件,下组件包括下壳、下壳盖和散热铜底,下壳与散热铜底之间形成热交换腔;立柱,立柱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组件和下组件,以将上组件支撑在下组件的上方,并使得上组件与下组件形成分离式结构;以及上水管和回水管,上水管和回水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上组件和下组件内,以连通水泵腔与热交换腔。本实用新型的悬浮式水冷散热装置散热效果好、零部件少、可视化高、便于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散热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悬浮式水冷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性能也随之飞速提高。性能的提高同时也伴随着计算机内部零件发热量的增加,这对计算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通常,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为整体式全封闭构造,马达与底部热交换腔之间的距离较近,工作中马达产生的热量会不断传递到热交换腔,从而影响CPU的散热效率,造成散热效果不佳,故障率较高。而且散热装置不能直观观察冷液流道状态,在马达故障水泵停转时,不能直观迅速地发现故障,进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式水冷散热装置,其能够提高装置的散热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浮式水冷散热装置,包括:上组件,上组件包括上壳和上壳盖,上壳和上壳盖构成第一封闭区域,第一封闭区域内设置有水泵腔和马达腔,马达腔位于水泵腔的下方,其中,水泵腔内置有叶轮,马达腔内置有马达;下组件,下组件包括下壳、下壳盖和散热铜底,下壳与散热铜底之间形成热交换腔;立柱,立柱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组件和下组件,以将上组件支撑在下组件的上方,并使得上组件与下组件形成分离式结构;以及上水管和回水管,上水管和回水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上组件和下组件内,以连通水泵腔与热交换腔。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壳盖包括上壳上盖和上壳下盖,上壳和上壳下盖之间形成马达腔,上壳和上壳上盖之间形成水泵腔,水泵腔内置有泵腔隔板,泵腔隔板将水泵腔分隔成泵室上腔与泵室下腔,其中,泵室上腔用于提供冷却液流动通道,泵室下腔内置有叶轮,并用于提供叶轮的工作空间。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热交换腔内置有分流板,分流板上分布有多条分流板流道,多条分流板流道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一分流板流道和位于两侧的第二分流板流道和第三分流板流道。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下壳底侧设置有凹槽,凹槽内置有冷却液进水通道、冷却液出水通道和冷却液汇水流道,冷却液进水通道、冷却液出水通道和冷却液汇水流道由分流板隔离密封。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下壳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进水水嘴和出水水嘴,下壳、下壳盖、散热铜底、进水水嘴和出水水嘴构成第二封闭区域。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下壳中心线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壳上水口和下壳回水口,冷却液进水通道与进水水嘴连通,冷却液出水通道与出水水嘴连通,并且上壳中心线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壳上水口和上壳回水口,上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下壳上水口和上壳上水口,回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下壳回水口和上壳回水口。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水管的两端分别装有水管密封套,并插入下壳上水口和上壳上水口的凹槽内,回水管的两端分别装有水管密封套,并分别插入下壳回水口及上壳回水口的凹槽内。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水管和回水管对称布置,且上水管和回水管均采用透明玻璃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九州风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九州风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11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清分布式网络控制主机
- 下一篇:无线智能压板唤醒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