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3603.X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4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良;吴宗荣;杨名辉;李学荣;蔡伟基;周才荣;陈文财;吴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英制模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B29C4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慧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杆 注塑 模具 成型腔 顶杆连接 下模 推动力 本实用新型 产品转移 顶推组件 结构设置 上模设置 生产效率 上端 顶出 上模 成型 灵活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第一顶杆及第二顶杆,上模设置有第一上部和第二上部,下模设置有第一下部和第二下部,一个上部及一个下部组成一个成型腔;第一顶杆连接第一下部、第二顶杆连接第二下部,顶推动力件交替带动第一顶杆及第二顶杆;顶杆上端可以设置缩钶。带缩钶产品的注塑中,无需设置两种模具,即无需将第一啤产品转移至第二种模具、以注塑缩钶;同时,第一成型腔及第二成型腔可以用于先后成型两产品,两产品的生产效率较高;一个顶推动力件即可实现两产品的交替顶出,配合产品的交替注塑,整体的顶推组件较为简单、可靠,结构设置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两个产品成型的模具,该两个产品同步成型或异步成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模具成型中,一般仅仅设置一个成型腔,该成型腔先后成型两个产品。该种设置中,生产效率较低,增加工作量、劳动强度。
部分设置中,设置有至少两个成型腔。但是,对应一个成型腔需要设置两套顶出装置,每套顶出装置包括有顶针和动力件,占置了一定空间、浪费动力,增添电路、程序设置。
所以有必要设置一种模具,该两产品顶出方便,能够较快速的交替生产两产品,提高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具,包括上模、下模、顶推动力件、第一顶杆及第二顶杆,上模设置有第一上部和第二上部,下模设置有第一下部和第二下部,一个上部及一个下部组成一个成型腔;第一顶杆连接第一下部、第二顶杆连接第二下部,顶推动力件交替带动第一顶杆及第二顶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有,所述顶推动力件包括有杠杆件,杠杆件的中部连接有动力源件,动力源件用于带动杠杆件绕其中部往复摆动;杠杆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顶杆及第二顶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有,所述杠杆件的左端及右端均设置有弧面,第一顶杆及第二顶杆的端部与对应的弧面相切;杠杆件通过弧面交替顶推第一顶杆及第二顶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有,所述第一顶杆及第二顶杆均连接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用于带动顶杆远离成型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有,所述下模设置有一个;上模包括有第一上模和第二上模,第一上部设置在第一上模、第二上部设置在第二上模,第一上模和第二上模分别连接有对应的开模动力件;第一上部与第一下部组成第一成型腔,第二上部与第二下部组成第二成型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有,所述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具有不同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有,所述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均设置有至少两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有,还包括有旋转动力件;上模及下模均设置有一个,旋转动力件用于带动上模转动;第一上部和第二上部设置不同的成型凹部,下部设置有相同的成型凹部;第二上部与下部组成第二成型腔,第一上部与下部组成第一成型腔,第二成型腔大于第一成型腔,第一成型腔所注塑的成品可容置在第二成型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有,所述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均设置有至少两个;该至少第一成型腔在虚拟圆的第一切线上排列分布,该至少两个第二成型腔在虚拟圆的第二切线上排列分布,虚拟圆的轴线与上模的旋转轴重合,第一切线与第二切线关于虚拟圆圆心对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有,所述上模与下模直接连接有对位结构,对位结构包括有对位杆和对位孔;上模及下模,其一设置有对位杆,另一设置有对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英制模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精英制模实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36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