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催化剂入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5588.2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1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巴广芝;李晓斐;安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冠森高分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0 | 分类号: | B01J8/00;B01J3/04;B01J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储罐 催化剂储罐 高压反应釜 氮气储罐 入料装置 气送 催化剂 本实用新型 泵阀结构 管线连接 连接管线 出料口 止回阀 泵阀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催化剂入料装置,包括氮气储罐、催化剂储罐、高压反应釜、连接管线及泵阀,催化剂储罐的出料口通过带有止回阀的管线与密闭储罐连接,氮气储罐与密闭储罐通过带有泵阀结构的气送管线连接,密闭储罐的出口通过气送管线与高压反应釜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氨基二苯醚的生产装置,具体为催化加氢工艺生产4,4-二氨基二苯醚的一种催化剂入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4,4-二氨基二苯醚的生产装置主要由氢气输送装置、催化剂入料装置、高压反应釜、过滤器、结晶釜和离心机组成,为了提高收率现有的生产工艺实用的催化剂为镭尼镍三元催化剂,工艺采用抽真空补氮气的方法置换高压反应釜,经过三次压力调整,最后一次放空至0.05MPa;原有催化剂输送系统为螺旋输送机,输送的催化剂管线很长,输送风给小了催化剂输送不动,进不了高压反应釜,输送风给大了催化剂在螺旋输送机处催化剂粉尘泄漏量大,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催化剂入料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催化剂入料装置,包括氮气储罐、催化剂储罐、高压反应釜、连接管线及泵阀,催化剂储罐的出料口通过带有止回阀的管线与密闭储罐连接,氮气储罐与密闭储罐通过带有泵阀结构的气送管线连接,密闭储罐的出口通过气送管线与高压反应釜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优化如下:
1.所述密闭储罐的出口与高压反应釜连接管线上设置有控制阀,催化剂储罐底部设置有称重模块传感器,PLC可编程控制器与控制阀、称重模块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
2.所述密闭储罐的出口通过管线插入反应釜底部,在反应釜内的管线为催化剂输送管线。
3.高压反应釜内催化剂输送管线上设置有排气孔。
4.所述排气孔设置在催化剂输送管线中部偏上位置。
5.所述密闭储罐的出口处设置有可视镜。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利用现有的氮气系统,催化剂输送系统由常压螺旋输送机输送改为氮气压力输送后,催化剂输送的效果好转非常明显,并且能够清楚的观察到催化剂在输送线路上的情况,在输入催化剂的同时解决了最重要的催化剂粉尘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对操作员的人身健康起到了保护作用,在输入催化剂的同时输入了氮气,减少排空时间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及流程示意图;
图中:1氮气储罐,2气送管线,3密闭储罐,4可视镜,5高压反应釜,6催化剂储罐,7称重模块传感器,8止回阀,9控制阀,10信号线,11PLC可编程控制器,12催化剂输送管线,13排气孔,14泵阀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催化剂入料装置,包括氮气储罐1、催化剂储罐6、高压反应釜5、连接管线及泵阀,催化剂储罐6的出料口通过带有止回阀8的管线与密闭储罐3连接,氮气储罐1与密闭储罐3通过带有泵阀结构14的气送管线2连接,密闭储罐3的出口通过气送管线与高压反应釜5连接,密闭储罐3的出口与高压反应釜5连接管线上设置有控制阀9,催化剂储罐6底部设置有称重模块传感器7,PLC可编程控制器11与控制阀9、称重模块传感器7通过信号线10连接,密闭储罐3的出口通过管线插入高压反应釜5底部,高压反应釜5内的管线为催化剂输送管线12,催化剂输送管线12上设置有排气孔13,排气孔13设置在催化剂输送管线12中部偏上位置,密闭储罐3的出口处设置有可视镜4。装置工作过程:催化剂进入催化剂储罐6,由称重模块传感器7准确称量后,通过止回阀8进入密闭储罐3,重量信息由信号线10传递到PLC可编程控制器11;根据工艺计算每分钟加入量,由PLC可编程控制器11设置加料速度,并将指令由信号线10传递到控制阀9;控制阀9按照指令调节流量大小,氮气储罐1与密闭储罐3通过带有泵阀结构14的气送管线2将密闭储罐3内的催化剂气送到高压反应釜5内,为了防止催化剂输送管线12的抖动,部分气体可通过催化剂输送管线12上设置的排气孔13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冠森高分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冠森高分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5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液气体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异辛烷生产用独立立式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