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7524.6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1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镀;田燕;倪凯燕;伊晓浏;吴浩;陈青俊;林锦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广州市技师学院;广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广州市农业干部学校) |
主分类号: | B60L53/66 | 分类号: | B60L53/6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冯右明 |
地址: | 5104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电路 电动车充电装置 充电电流 处理单元 预设电流 电动车 充电 电流检测单元 本实用新型 电动车领域 漏电 充电单元 充电装置 火灾事故 自动断开 发生率 短路 触发 过充 过载 通断 断开 存储 输出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单元,用于构成对所述电动车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电路所输出的充电电流值;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电路的通断;以及处理单元,存储有预设电流阈值范围;其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充电电流值是否位于所述预设电流阈值范围内;以及当所述充电电流值位于所述预设电流阈值范围之外时,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触发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充电电路断开。上述电动车充电装置能在充电的过程中,防止电动车过充,并且能在充电装置存在过载、漏电或者短路等异常情况时自动断开充电电路,从而有效降低了火灾事故的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鼓励节能环保的形势下,电动车因其对能源的节省和对环境的保护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电动车的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充电便利性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传统的电动车充电设备无法判断电动车的充电状态,从而导致了电动车过充,并且可能因过充或者过载、漏电、短路等现象而发生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车充电装置,能在充电的过程中,判断电动车的充电状态,防止电动车过充,并且能在充电装置存在过载、漏电或者短路等异常情况时自动断开充电电路,从而有效降低了火灾事故的发生率。
一种电动车充电装置,包括:
充电单元,与所述电动车电连接,用于构成对所述电动车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
电流检测单元,与所述充电单元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电路所输出的充电电流值;
控制单元,与所述充电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电路的通断;以及
处理单元,存储有预设电流阈值范围;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判断所述充电电流值是否位于所述预设电流阈值范围内;以及
当所述充电电流值位于所述预设电流阈值范围之外时,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触发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充电电路断开。
上述电动车充电装置,通过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实时检测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值,并将所检测到的充电电流值输出给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比对所述充电电流值和所述预设电流阈值范围来判断所述电动车的充电状态以及所述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并依据判断的结果来触发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充电电路的通断,从而可以防止电动车过充,并且能在充电装置存在过载、漏电或者短路等异常情况时自动断开充电电路,有效降低了火灾事故的发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车充电装置还包括:
射频卡读取单元,用于读取用户射频卡内存储的用户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射频卡读取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认证;以及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用户信息认证通过时,触发所述控制单元启动所述充电电路对所述电动车进行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
用户射频卡ID号;以及
用户射频卡余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车充电装置还包括:
显示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实时显示所述用户射频卡的余额和所述电动车的可充电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单元包括:
电源,用于提供充电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广州市技师学院、广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广州市农业干部学校),未经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广州市技师学院、广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广州市农业干部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7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