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正时链罩压铸模具的脱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9078.2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3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荣;唐卫平;徐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宁波智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贺珠平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升柱 压铸模具 正时链罩 脱模 移动孔 上端 本实用新型 移动套杆 下模板 移动杆 下端 压铸 双曲面 模具技术领域 活动插设 活动设置 脱离连接 斜向设置 质量稳定 连接槽 上端套 伸入 变形 脱离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正时链罩压铸模具的脱模结构,包括:下模板,其开设有移动孔;顶升柱,其上端活动插设于所述移动孔内,所述顶升柱上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中部设置有双曲面;移动套杆,其上端套设于所述顶升柱下端,所述移动套杆内活动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端与所述顶升柱下端连接。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正时链罩压铸模具的脱模结构中,所述移动孔为斜向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用于正时链罩压铸模具的脱模结构在压铸时,连接块能够伸入至产品内,顶升柱能够带动产品脱离下模板,产品脱离连接块较为简单,不会造成产品的变形,保证压铸产品的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正时链罩压铸模具的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模具技术的进步,采用新型压铸工艺代替铸造工艺,并采用精密压铸模具来生产汽车发动机壳体,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模具结构,解决了现有汽车发动机壳体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带来的产品壁厚不均匀、产品脱模困难等诸多问题。当产品压铸完成后,需要通过脱模处理取出,现有的脱模处理工艺简单,效果差,不能完成压铸模具内工件的塑形,给制造加工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正时链罩压铸模具的脱模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用于正时链罩压铸模具的脱模结构,包括:下模板,其开设有移动孔;
顶升柱,其上端活动插设于所述移动孔内,所述顶升柱上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中部设置有双曲面;
移动套杆,其上端套设于所述顶升柱下端,所述移动套杆内活动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端与所述顶升柱下端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正时链罩压铸模具的脱模结构中,所述移动孔为斜向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正时链罩压铸模具的脱模结构中,所述顶升柱侧面开设有通气槽。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正时链罩压铸模具的脱模结构中,所述移动套杆上端部设置有固定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用于正时链罩压铸模具的脱模结构在压铸时,连接块能够伸入至产品内,顶升柱能够带动产品脱离下模板,产品脱离连接块较为简单,不会造成产品的变形,保证压铸产品的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用于正时链罩压铸模具的脱模结构的立体视图;
图2是下模板的立体视图;
图3是顶升柱的结构图。
图4是移动套杆的结构图。
图中,下模板1、移动孔2、顶升柱3、连接块4、连接槽5、双曲面6、移动套杆7、移动杆8、通气槽9、固定套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用于正时链罩压铸模具的脱模结构,包括:下模板1,其开设有移动孔2;顶升柱3,其上端活动插设于所述移动孔2内,所述顶升柱3上端设置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5,所述连接块4中部设置有双曲面6;移动套杆7,其上端套设于所述顶升柱3下端,所述移动套杆7内活动设置有移动杆8,所述移动杆8上端与所述顶升柱3下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9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缸体压铸模具的抽芯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成型壳体的压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