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堵塞的新型胚胎移植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9124.9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7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礼;孟锦绣;凌家炜;张芯月;刘彩霞;韩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435 | 分类号: | A61B17/435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春艳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管 膨大部 管芯 胚胎移植管 本实用新型 防止堵塞 管口 圆滑 宫腔粘膜 管腔堵塞 胚胎移植 球形结构 整体外型 妊娠率 内管 软质 成功率 损伤 封闭 配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堵塞的新型胚胎移植管组件,包括内管、外管和管芯,所述管芯的前端设有膨大部,所述膨大部为软质的球形结构,且所述膨大部的直径略大于所述外管的内径。本实用新型的胚胎移植管组件中,在外管中配备一条管芯,管芯的膨大部作用一是封闭外管前端的管口,防止管腔堵塞,二是使外管前端的管口整体外型更圆滑,让外管插入更顺利,对宫颈及宫腔粘膜损伤更小,从而提高胚胎移植成功率和临床妊娠率,让患者最大程度的受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胚胎移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堵塞的新型胚胎移植管组件。
背景技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是目前治疗不孕不育的主要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是胚胎移植,即将体外受精培养获得的胚胎移回患者宫腔的过程,胚胎移植使用的一次性工具叫胚胎移植管,胚胎移植管分为外管和内管两部分,如图1所示,首先由临床医生将胚胎移植管的外管通过宫颈口插入到宫腔内,到管口接近宫底部为止;与此同时,胚胎培养室的技术人员将胚胎吸入到胚胎移植管内管近管口处;将吸好胚胎的内管插入外管管腔,顺着外管管腔进入宫腔,到内管管口超出外管管口10mm处,B超监视下,将胚胎推注入宫腔;同时撤出内处管,显微镜下检查是否有胚胎残留、管腔有无堵塞、管壁有无染血等,用以评估胚胎移植是否顺利成功,公开发表的和实验室的数据均表明内管发生堵塞或染血与无堵塞无染血的妊娠率有明显差异,导致内管堵塞或染血的原因是外管进入的过程中,宫颈粘液、过宫颈时机械损伤导致的出血以及内膜组织等进入了外管管腔,内管在通过外管管腔的时候就被这些堵塞物堵塞或涂染,从而影响移植效果。目前市售的所有移植管外管管口全部是开放的,这种结构是导致堵塞的根本原因,如何保证外管管腔再插入过程中不会被堵塞或涂染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止堵塞的新型胚胎移植管组件,其是在外管插入宫腔前在外管中预先插入可抽的管芯,从而对外管道顶端进行封闭,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外管管腔被堵塞或涂染,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堵塞的新型胚胎移植管组件,包括内管、外管和管芯,所述管芯的前端设有膨大部,所述膨大部为软质的球形结构,且所述膨大部的直径略大于所述外管的内径,以满足管芯的膨大部可在外管中移动并可堵在外管前端的管口上的要求。
作为优选地,所述膨大部的侧边竖向开有若干气孔槽,气孔槽与外管内壁之间形成空隙,防止抽出管芯的时候膨大部与外管之间产生负压,影响撤管,从而防止损伤内膜组织;此外,设置气孔槽便于在外管的管口插入和抽出时管芯的膨大部更易于变形,从而使得管芯的插入和抽出更方便。
作为优选地,所述管芯为聚乙烯管芯或硅橡胶管芯或聚氯乙烯管芯。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外管为聚乙烯(PE)管或聚氯乙烯(PVC)管或硅橡胶管,所述的内管为不锈钢管或者聚氨酯(TPU)管。
作为优选地,所述管芯的膨大部为圆球形或者椭球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胚胎移植管组件中,在外管中配备一条管芯,管芯的膨大部作用一是封闭外管前端的管口,防止管腔堵塞,二是使外管前端的管口整体外型更圆滑,让外管插入更顺利,对宫颈及宫腔粘膜损伤更小,从而提高胚胎移植成功率和临床妊娠率,让患者最大程度的受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胚胎移植管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管芯在外管中的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带有管芯的外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未经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9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