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点烟气取样装置及锅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9194.4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2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任利明;毛睿;王家欢;杜学森;黄永志;张平安;陈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45004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取样装置 烟气取样 稳流 支管 本实用新型 烟气取样管 第一开关 锅炉系统 开关阀 取样点 烟气泵 烟气 检测 测量 检测技术领域 烟气分析仪 锅炉烟气 检测操作 取样装置 烟气检测 流动管 抽吸 启闭 取样 流动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点烟气取样装置及锅炉系统,属于锅炉烟气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点烟气取样装置包括烟气取样管、检测机构和稳流机构,烟气取样管的数量为多个,检测机构包括烟气分析仪、第一烟气泵和多个测量支管,稳流机构包括第二烟气泵和多个流动支管。通过设置稳流机构能够使烟气在给取样装置的管路内持续流动,有利于提高取样精度,以及烟气检测的精度和稳定性。通过在测量支管上设置第一开关阀以及在流动管路上设置第二开关阀,利用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的启闭能够对不同取样点处的烟气进行交替抽吸以及检测,从而便于实现不同取样点烟气取样检测的自动化,有利于简化烟气取样检测操作,提高烟气取样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烟气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点烟气取样装置及锅炉系统。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烟气采样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多点烟气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够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能量转化设备,被广泛应用在电厂、机车、船舶以及工矿等企业中。为了检测锅炉内燃料的燃烧情况以及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的组分含量,需要对锅炉烟道内的烟气进行取样分析。随着锅炉容量的逐渐增大,锅炉烟道也越来越粗,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在烟道内布置多个烟气取样点,利用取样装置依次在各烟气取样点取样后分别或者混合送入烟气分析仪进行分析。该种取样分析方法由于需要频繁更换取样装置的位置,操作比较复杂,且在烟气抽吸、混合并送入烟气分析仪的过程中耗时较长,测量效率低下。此外,由于各个取样点烟气流量不同,以及烟气取样的连续性无法保证从而导致检测精度低下。
因此,如何实现自动对锅炉烟道内的烟气进行多点取样,并提高取样装置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是现在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点烟气取样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检测效果高,且检测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系统,该锅炉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烟气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的含量,自动化程度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点烟气取样装置,包括多个烟气取样管;
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烟气分析仪、第一烟气泵和多个测量支管,多个所述测量支管与多个所述烟气取样管一一对应连通,每一所述测量支管上均设置有第一开关阀,且每一所述测量支管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烟气分析仪和所述第一烟气泵连接;
稳流机构,所述稳流机构包括第二烟气泵和多个流动支管,多个所述流动支管与多个所述烟气取样管一一对应连通,每一所述流动支管上均设置有第二开关阀,且每一所述流动支管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二烟气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
待测烟气管,所述待测烟气管设置在所述测量支管和所述烟气分析仪之间,所述待测烟气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烟气分析仪连通,多个所述测量支管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待测烟气管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稳流机构还包括:
烟气母管,所述烟气母管设置在所述流动支管和所述第二烟气泵之间,所述烟气母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烟气泵连通,多个所述流动支管均与所述烟气母管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多点烟气取样装置还包括:
烟气反吹机构,所述烟气反吹机构与所述待测烟气管和所述烟气母管连通,用于向所述待测烟气管和所述烟气母管吹入清扫气体。
作为优选,所述烟气反吹机构包括压缩空气罐,所述压缩空气罐的第一排气管通过第一三通阀连接在所述烟气分析仪和所述待测烟气管之间,所述压缩空气罐的第二排气管通过第二三通阀连接在所述烟气母管和所述第二烟气泵之间。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测量支管的长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91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