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瓶吹气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0287.9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8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夏雄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余杭振华日化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9/36 | 分类号: | C03B9/36;C21D1/18;C21D1/58;C21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涛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气件 通孔 玻璃瓶 进气件 卡槽 本实用新型 出气区域 出气 吹气头 进气孔 排气 连通 一体成型设置 侧面设置 均匀排列 不一致 吹出 光滑 平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瓶吹气头,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进气件、出气件,进气件上设置有进气孔,出气件上靠近进气件的一侧面设置有出气区域,出气区域由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出气通孔组成,且出气件的另一端开设有卡槽,出气通孔与进气孔、卡槽连通;出气件上还开设有排气通孔,排气通孔与卡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使吹出的玻璃瓶的底部光滑、平整,不易出现瓶内凹凸不一致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瓶生产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瓶吹气头。
背景技术
玻璃瓶在生产过程中,最为传统的方式是采用手工吹制工艺,即:手执一根长的空心管子,把管子插进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玻璃液体里。在玻璃还未冷却时用嘴在管子另一头吹气,从而形成玻璃瓶的造型,若所需的玻璃瓶的造型较为复杂时,还需要一边进行高温加热一边进行吹塑,以保持玻璃液体的可塑性。然而,采用手工吹气工艺时,由于吹气是由人为控制的,容易造成吹出的玻璃瓶的规则程度不够好。
随着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全自动生产线的推广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生产玻璃瓶时,通常采用制瓶机进行连续生产玻璃瓶,以实现制造出的玻璃瓶具有较好的规则程度、合格率较高的优点,且玻璃瓶的产量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然而,制瓶机上的吹气头上开设有一个直径较大的出气孔,在吹气时,吹出的气体较为集中,对吹出的玻璃瓶的底部的作用力不同,容易导致吹出的玻璃瓶内的成型效果不稳定,最终出现瓶内凹凸不一致的现象,尤其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玻璃瓶而言,获得的合格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瓶吹气头,使吹出的玻璃瓶的底部光滑、平整,不易出现瓶内凹凸不一致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玻璃瓶吹气头,所述吹气头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进气件、出气件,所述进气件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出气件上靠近进气件的一侧面设置有出气区域,所述出气区域由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出气通孔组成,且所述出气件的另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出气通孔与进气孔、卡槽连通;所述出气件上还开设有排气通孔,所述排气通孔与卡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的玻璃瓶吹气头可用于行列式制瓶机中。用于吹制的适量的熔融玻璃置于卡槽内,想进气孔中通入气体,气体从进气孔进入出气区域,即从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出气通孔中均匀通入到卡槽内,进而对熔融玻璃进行吹气,使玻璃瓶逐渐形成。在吹制过程中,不断有气体进入进气孔中,为了维持气体吹入的稳定性,部分气体会从排气通孔中排出,进而使吹制获得的玻璃瓶的底部光滑平整,薄厚均匀,不易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熔融玻璃的热量会从卡槽向进气孔方向传递,而出气通孔数量较多且均匀排列,有助于使热量快速传递,不易造成卡槽部位的温度过高而引起吹气头的使用寿命缩短。与此同时,热量也会被从排气通孔中排出的气体带走,进而起到散热效果,进一步减少卡槽部分以及其周围部位温度过高的情况,从而提高吹气头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通孔沿出气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气通孔可均匀排列从而围绕形成圆圈、方形等,这可根据瓶身的形状或尺寸来适配对应的出气通孔排列形成的形状。对称设置的出气通孔,可使吹制玻璃瓶时吹出的气体具有更加均匀的分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通孔等间距设置于出气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使吹制过程中吹出的气体的稳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的长度大于出气区域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吹制过程中,可有效地向熔融玻璃吹出气体,不易出现吹制出的玻璃瓶的瓶口有残缺的现象,有助于提高玻璃瓶的合格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余杭振华日化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余杭振华日化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02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向自动三开玻璃模具
- 下一篇:一种玻璃生产用镀膜反应器预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