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张力间隔棒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1364.2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6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锡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带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2 | 分类号: | H02G7/12;H02G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绞丝 支撑架 张力线 导线固定夹 固定夹 本实用新型 缠绕固定 固定圈套 间隔棒 缠绕 连接牢固 张力方向 弧垂 两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张力间隔棒,由支撑架、至少两个导线固定夹、一个张力线固定夹、至少两组第一预绞丝以及至少一组第二预绞丝组成,导线固定夹、张力线固定夹与支撑架相连接,导线固定夹与导线相连接,并通过第一预绞丝将支撑架与导线进行缠绕固定,第一预绞丝的一端形成固定圈套设在支撑架上,第一预绞丝的另一端往导线的张力方向缠绕并将导线拉住,张力线固定夹与张力线相连接,并通过第二预绞丝将支撑架与张力线进行缠绕固定,第二预绞丝的一端形成固定圈套设在支撑架上,第二预绞丝的另一端往张力线的拉力方向缠绕从而将支撑架拉住固定。本实用新型可起到承受导线张力的作用,以降低弧垂变化,其连接牢固,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隔棒,尤其涉及一种张力间隔棒。
背景技术
间隔棒安装在多分裂导线上,保证多分裂导线在风力、冰载荷、导线舞动和短路电流等影响下,多分裂导线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子导线之间相互鞭击,并且具有抑制风振和次挡距振荡的作用。
众所周知,输电线路的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会使导线温度升高,导线温度升高同时导线膨胀伸长,导致导线弧垂增大,严重时会导致对交叉跨越物距离不足短路放电。通常的做法是在基建时加高杆塔的高度,为弧垂变化预留足够的裕度。而杆塔高度增加,会直接增加建设成本。
传统的间隔棒与导线的连接仅仅有防滑功能,并没起到可承受导线张力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起到承受导线张力的作用,降低弧垂变化,连接牢固,安全性高,可提高导线输电能力的张力间隔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张力间隔棒,由支撑架、至少两个导线固定夹、一个张力线固定夹、至少两组第一预绞丝以及至少一组第二预绞丝组成,所述导线固定夹、张力线固定夹与支撑架相连接,所述导线固定夹与导线相连接,并通过第一预绞丝将支撑架与导线进行缠绕固定,所述第一预绞丝的一端形成固定圈套设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预绞丝的另一端往导线的张力方向缠绕并将导线拉住,所述张力线固定夹与张力线相连接,并通过第二预绞丝将支撑架与张力线进行缠绕固定,所述第二预绞丝的一端形成固定圈套设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二预绞丝的另一端往张力线的拉力方向缠绕从而将支撑架拉住固定,所述张力线对导线起到悬挂的作用。
较佳的,所述第一预绞丝设有多组,每根导线与支撑架之间通过两组第一预绞丝固定,另一组第一预绞丝的一端形成固定圈套设在支撑架上,另一端往导线的拉力方向缠绕。
较佳的,所述第二预绞丝设有两组,所述张力线与支撑架之间通过两组第二预绞丝固定,另一组第二预绞丝的一端形成固定圈套设在支撑架上,另一端往张力线的张力方向缠绕。
较佳的,所述支撑架的一面突起形成锥体。
其中,所述第一预绞丝、第二预绞丝由多根绞丝绞合形成。
其中,所述张力线采用为钢绞线。
其中,所述张力线与导线并行设置。
其中,所述张力线设置在支撑架的上部或中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起到承受导线张力的作用,可有效降低导线弧垂变化,且连接牢固,安全性高,以较低成本实现了降低导线弧垂变化的目的,导线是多条时,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导线路输送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带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带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13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矿井的敷设电缆
- 下一篇:一种特高压换流站直流转换开关回路减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