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铺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2555.0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2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邹锐;许方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47 | 分类号: | E01C19/47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1011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杆 铺设装置 市政道路 三角支架 滚动轮 活动连接有 搅拌筒 盛料筒 推料板 转动轮 贯穿 铰链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 两端对称 筒门 电机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铺设装置,包括滚动轮,所述滚动轮内部贯穿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中央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推料板,所述滚动轮顶部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一侧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轮,所述第二支撑杆中央固定连接有盛料筒,所述三角支架另一侧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中央固定连接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前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筒门,该种市政道路铺设装置,结构新意,结构简单,通过电机与转动轮结合,可以对材料进行搅拌,由盛料筒进行铺料,由推料板进行推平,使用方便,所以该种市政道路铺设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铺设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在对道路进行铺设的时候,现有的就是需要事先将需要铺设的混凝土进行搅拌,这样在运输的过程中就容易使混凝土出现结块的现象,从而影响对道路的铺设,需要进行二次搅拌,从而增加了施工成本,为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现有的在对道路铺设完成后,需要使用打夯机进行夯实,这样比较浪费时间,不便在进行铺设的过程中进行夯实地面,从而浪费了使用者的时间,同时也消耗了使用者的体力,还有的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人工使用铁锹等工具对混凝土进行填埋,从而比较耗费体力,影响了对道路的铺设速度,而现有的市政道路铺设装置,无法及时将搅拌后的料进行铺设,且对铺设的料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来刷平,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市政道路铺设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铺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铺设装置,包括滚动轮,所述滚动轮内部贯穿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滚动轮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活动连接有挡块,且所述固定块套嵌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中央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推料板,所述滚动轮顶部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一侧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轮,所述第二支撑杆中央固定连接有盛料筒,所述盛料筒顶部设有引料板,所述三角支架另一侧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三支撑杆中央固定连接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顶部设有导料板,所述搅拌筒前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筒门,所述筒门外侧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撑杆内腔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设有搅拌杆,且所述搅拌杆均匀分布转轴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底部通过铰链连接于固定块顶部,所述推料板前侧顶部设有凹槽,所述挡块与凹槽结构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盛料筒底部设有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为长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筒底部高于盛料筒的引料板顶部,所述筒门把手与到引料板距离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推料板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推料板通过第一支撑杆进行六十度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轮与第二转动轮为旋转结构,且所述第二转动轮内腔套嵌固定连接于转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市政道路铺设装置,通过对装置本体的多方面改进,结构简单,通过设有搅拌筒,方便当时对材料进行搅拌,节省搅拌材料所用时间,减小劳动者劳动量,通过设有盛料筒,进行搅拌后的料进行储存,方便使用,通过设有出料口将料铺在路上,通过设有的推料板,将铺在地上的料进行推平,减小环境污染,同时减少劳动者劳动量,通过设有转动轮,与电机相连,使搅拌快速进行,进行充分搅拌,减少劳动者劳动量,保证施工正常进行,所以该种市政道路铺设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2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