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快的铸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3087.9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4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志林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1 | 分类号: | B22D41/01;F27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730101 甘肃省兰州市榆***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炉体 循环风机 铸造设备 本实用新型 炉体顶端 环形管 排烟管 燃气管 水冷管 炉胆 对流 体内 炉料 等间距固定 穿插连接 底部连通 高速烧嘴 炉体内壁 螺纹连接 燃烧气体 温度分布 出风端 均匀性 连接管 燃烧腔 热传导 输风管 连通 改进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快的铸造设备,包括炉体和炉胆,炉胆的顶部与炉体顶端的中部螺纹连接,炉体的一侧设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的出风端通过输风管与炉体一侧底部连通,炉体外侧的顶部等间距固定设有三个环形管,三个环形管的一侧均通过连接管与燃气管连通,燃气管的外部套设第一螺旋水冷管,炉体顶端的一侧穿插连接有排烟管,排烟管的外侧套设有第二螺旋水冷管,炉体内壁的底部为燃烧腔,本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快的铸造设备,通过使用高速烧嘴和循环风机可使整个炉体内的燃烧气体分布均匀,对流增强,对流增强可提高炉料的热传导和改进炉体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从而可缩短加热时间、提高生产率、改进加热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快的铸造设备。
背景技术
铸造机械设备从严格意义上讲就是利用这种技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机械。另一方面,也可以把与铸造相关的机械设备都归属铸造设备。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铸造设备,包括设有炉腔和排烟口的炉体,炉腔内设有加热装置及炉胆,现有的铸造设备加热慢,从而降低了铸造设备的工作效率,现有的铸造设备在加热过程中受热不均匀,影响熔化效率,且热量损失较多,无法进行回收利用,造成浪费,不能给客户带来很好的产品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快的铸造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铸造设备加热慢以及热量损失较多无法进行回收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快的铸造设备,包括炉体和炉胆,所述炉胆的顶部与炉体顶端的中部螺纹连接,所述炉体的一侧设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端通过输风管与炉体一侧底部连通,所述炉体外侧的顶部等间距固定设有三个环形管,三个所述环形管的一侧均通过连接管与燃气管连通,所述燃气管的外部套设第一螺旋水冷管,所述炉体顶端的一侧穿插连接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外侧套设有第二螺旋水冷管,所述炉体内壁的底部为燃烧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旋水冷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输水管与第二螺旋水冷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水冷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输水管与第二螺旋水冷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水管的中部安装有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炉体边侧的底部固定设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分别设有循环风机控制开关和水泵控制开关,所述循环风机和水泵分别通过循环风机控制开关和水泵控制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炉体的内壁固定设有隔热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环形管的内侧均设有若干个高速烧嘴,且若干个所述高速烧嘴均置于炉体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快的铸造设备,通过使用高速烧嘴和循环风机可使整个炉体内的燃烧气体分布均匀,对流增强,对流增强可提高炉料的热传导和改进炉体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从而可缩短加热时间、提高生产率、改进加热质量,并减少单位产量的热量需求,通过水泵使水体在第一螺旋水冷管与第二螺旋水冷管之间循环流动,水体在第二螺旋水冷管与高温烟气换热,再进入第一螺旋水冷管对燃气进行预热,提高了能源效率,避免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炉胆;3、循环风机;4、输风管;5、开关面板;6、环形管;7、连接管;8、燃气管;9、第一螺旋水冷管;10、排烟管;11、第二螺旋水冷管;12、第一输水管;13、第二输水管;14、水泵;15、高速烧嘴;16、隔热层;17、燃烧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志林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甘肃志林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30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