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线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4024.5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0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声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雷普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7 | 分类号: | H01R12/57;H01R4/48;H01R9/00;H01R9/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电导体 夹紧 电路板 操作元件 接触弹簧 连接端子 本实用新型 夹紧弹簧 接线端子 触头 穿过 结构复杂性 并排设置 侧向区域 电接触 省略 插脚 触点 压靠 组装 伸出 体内 释放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包括若干并排设置以形成一排的连接端子,每个连接端子具有壳体和操作元件,壳体具有前侧、后侧、上侧、下侧和两个侧向区域,壳体的下侧及前侧均有孔,操作元件通过第一孔从壳体的外部进入,壳体内设有电导体和带有夹紧弹簧的夹紧触头,电导体设于夹紧弹簧和夹紧触头之间,操作元件用于释放电导体,夹紧触头上设有接触弹簧,接触弹簧的一端穿过第二孔并且远离壳体向外伸出,电导体穿过第三孔引导到壳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接触弹簧,当连接端子安装在电路板上时压靠属于电路板的接触表面,从而在电路板和夹紧触点之间产生电接触,因此,可以完全省略单独的接触插脚,降低结构复杂性,还可节省组装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连接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是具有绝缘壳体的连接端子,以及位于端子壳体中用于连接电导体的夹紧触头。为了在连接端子和电路板之间产生接触,通常采用多针或插脚连接器,使得插脚通过穿孔施加到电路板上并连接到电路板,同时连接端子连接到相应的插脚,然后在位于连接端子内的导电元件和插脚之间产生导电接触。作为替代方案,已知表面安装的插脚,例如,焊接到属于电路板的接触表面的插脚,同样,连接端子通过触点连接到连接端子。这里的缺点在于,为了在连接端子和电路板之间产生接触,基本上需要单独的插脚,同时使用穿孔或SMD(表面安装器件)将插脚固定到电路板上,然后将连接端子施加到插脚上,上述结构不仅复杂难以操作,而且涉及高昂的组装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其中,包括若干并排设置以形成一排的连接端子,每个连接端子具有壳体和操作元件,所述壳体具有前侧、后侧、上侧、下侧和两个侧向区域,所述壳体的下侧具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壳体的前侧具有第三孔,所述操作元件通过所述壳体的第一孔从所述壳体的外部进入,所述壳体内设有电导体和带有夹紧弹簧的夹紧触头,所述电导体设于所述夹紧弹簧和所述夹紧触头之间,所述操作元件用于释放所述电导体,所述夹紧触头上设有接触弹簧,所述接触弹簧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孔并且远离所述壳体向外伸出,所述电导体穿过所述第三孔引导到所述壳体的内部。
上述接线端子,其中,所述接触弹簧为扁平弹簧并且具有自由或未连接的端部,所述端部穿过所述第二孔并且远离所述壳体向外伸出。
上述接线端子,其中,所述接触弹簧的端部弯曲成U形。
上述接线端子,其中,所述连接端子四个为一组。
上述接线端子,其中,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元件。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计接触弹簧,当连接端子安装在电路板上时压靠属于电路板的接触表面,从而在电路板和夹紧触点之间产生电接触,因此,可以完全省略单独的接触插脚,降低结构复杂性,还可节省组装费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雷普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雷普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4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