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废料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6118.6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9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银;王立波;陈亮;夏江华;杨济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2C18/14;B02C18/18;B02C23/08;F26B17/22;F26B23/00;F26B25/0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610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料 绞龙 粉碎装置 建筑废料 本实用新型 处理系统 干燥装置 进料装置 吸尘装置 导料管 多重过滤 运输空间 出料口 导气管 进料口 排尘口 吸尘口 打碎 粉尘 占用 吸收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废料处理系统,包括进料装置、导料绞龙、干燥装置、粉碎装置、吸尘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和导料绞龙之间通过第一导料管相连,所述干燥装置和所述导料绞龙之间通过导气管相连,所述粉碎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导料绞龙的出料口通过第二导料管相连,所述粉碎装置的排尘口与所述吸尘装置的吸尘口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比较简单,流程简洁,使用方便,对建筑废料先干燥后粉碎,打碎的效果明显,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过了多重过滤和吸收,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避免了废料大面积占用运输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废料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废料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中所产生得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而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其中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故而需要使用到相应的建筑废料处理装置,来对这些建筑废料进行处理,但是对于现有的建筑废料处理装置来说,限于结构和设计上的限制,其对建筑废料的粉碎处理操作往往不够理想,从而大大影响了粉碎效果,同时在粉碎操作的过程中,还会导致大量的灰尘或者粉尘飞扬,现有的装置对粉尘处理也不理想,也无法方便的将粉碎后的废料回收,人工劳动强度大。粉尘太大,大大污染了工作环境,同时也给操作人员的人身健康带来了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废料处理系统,对建筑废料预先进行干燥处理后能有效粉碎建筑废料,吸尘装置对粉碎过程中的产生的粉尘的吸收率高,有利于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建筑废料处理系统,包括进料装置、导料绞龙、干燥装置、粉碎装置、吸尘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和导料绞龙之间通过第一导料管相连,所述干燥装置和所述导料绞龙之间通过导气管相连,所述粉碎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导料绞龙的出料口通过第二导料管相连,所述粉碎装置的排尘口与所述吸尘装置的吸尘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箱、加料口和导料斜板,所述导料斜板焊接在所述进料箱的内壁上,所述进料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导料管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导料管的出料口与所述导料绞龙的进料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绞龙包括导料筒、螺旋杆、螺旋叶片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导料筒的顶端,所述螺旋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导料筒的底端,所述螺旋叶片安装在所述螺旋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空气加热箱、鼓风机、鼓风管和套接在所述导料筒外壁上的导热箱,所述空气加热箱上设有蓄电池所述鼓风机设于所述空气加热箱的顶部,所述鼓风管的一端与所述鼓风机固定连接,另一端连通所述空气加热箱的内部,所述空气加热箱的内部的底壁上设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导热箱上设有排气孔,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导热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空气加热箱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箱、螺旋转轴、套设在所述螺旋转轴上的粉碎螺旋铰刀、倾斜筛网、出料管道和电机,所述螺旋转轴安装在所述粉碎箱的上部,所述螺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倾斜筛网位于所述粉碎螺旋铰刀的下方,所述倾斜筛网的低端焊接在所述粉碎箱的左侧内壁上,高端焊接在所述粉碎箱的右侧内壁上,所述出料管道位于所述倾斜筛网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粉碎箱与所述导料绞龙之间通过回料管相连,所述回料管的一端导入所述导料绞龙,另一端连通所述倾斜筛网的低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61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垃圾处置装置
- 下一篇:飞灰处理系统以及飞灰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