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合板用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6813.2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1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莫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庆县志业采育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C5/02 | 分类号: | B27C5/02;B27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600 广东省肇庆***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合板 切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合板用切割装置,包括机体、切割刀盘和U型架;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实用性很高,第二电机通过第一丝杆带动移动座沿着滑竿进行前后移动,且伸缩杆带动切割刀盘上移贯穿矩形通槽,并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旋转切割胶合板,无需人工进行频繁测量,有效提升了切割效率,也方便对胶合板进行更为精细化的批量切割加工,当机体上端废料较多时,第三电机通过第二主动轮带动第二从动轮和第二丝杆旋转,从而通过滑套带动U型架进行前后移动,并在毛刷套的作用下将木屑废料清扫至第一废料回收桶和第二废料回收桶中,节约环保的同时避免了生产事故的发生和对员工健康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胶合板用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胶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胶合板是家具常用材料之一,为人造板三大板之一,常用的胶合板类型有三合板、五合板等。胶合板能提高木材利用率,是节约木材的一个主要途径;而胶合板在制作成家具等成品时通常需要进行频繁的切割加工。
目前,1.现有的胶合板切割方式中。绝大部分装修公司通过手动调节胶合板推向固定的切割机刀片实现切割,由于人工手动原因容易导致切割精度降低,废品率较高;
2.人工送料无法满足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3.同时现场对木料废料未做处理,仅是给员工戴口罩,导致了环境污染,存在较大的火灾安全风险,同时切割装置上散落的废料也会影响下一块胶合板的切割精度;
4.部分厂房使用的较为先进的切割装置,虽然解决了批量化生产的问题,但是加工的胶合板宽度一致,难以对切割的宽度进行调整,生产的型号较为单一。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胶合板用切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合板用切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合板用切割装置,包括机体、切割刀盘和U型架,所述机体内部底端左侧设置有第一废料回收桶,所述机体内部底端右侧设置有第二废料回收桶,所述机体内部下侧前端与后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机体内部前端与后端之间且位于第一丝杆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滑竿,所述滑竿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前端中部设置有螺纹通槽,所述移动座通过螺纹通槽连接第一丝杆,所述移动座上端设置有若干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端共同连接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电机轴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动力箱上端中部设置有刀盘支架,所述切割刀盘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刀盘支架,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一主动轮,所述机体内部上侧前端与后端之间对称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上均套设有滑套,所述机体左端和右端上侧均设置有滑动通槽,所述U型架左部和右部均通过连接杆贯穿滑动通槽连接滑套,所述U型架内凹处左端和右端之间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套设有毛刷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后端下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丝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上端中部平行设置有若干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的大小与切割刀盘的大小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前端上侧设置有废料收料斗,所述废料收料斗通过管道分别贯穿机体与第一废料回收桶和第二废料回收桶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丝杆后端均贯穿机体连接有第二从动轮,所述机体后端中部通过电机座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通过电机轴连接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二从动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庆县志业采育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德庆县志业采育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68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