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锂离子电池极耳中心距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7180.7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5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龙草羽;黄瑞锦;金留杰;谢麟;龙翔;汪小林;叶凯;符奋飞;黄德坤;张菊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倍特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1 | 代理人: | 谢年凤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块 检测 极耳中心距 导轨 锂离子电池 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定位板 可调式 刻度线 定位板长度 定位板固定 导轨直线 一侧边缘 移动滑块 最小单位 侧面 定位面 上平面 靠边 垂直 移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锂离子电池极耳中心距检测装置,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定位板、滑块一、滑块二,该检测平台的一侧侧面上设有导轨,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于检测平台上平面上,靠边设置,该定位板长度方向与导轨垂直,所述定位板内侧面为定位面,所述检测平台上面靠导轨一侧边缘设有第一刻度线,最小单位为毫米,所述滑块一、滑块二均与导轨相连,且滑块一、滑块二均可沿导轨直线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刻度线与两可移动滑块相配合,可直接、准确地检测出极耳中心距,提高了检测质量,检测效率提高了两倍以上;可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极耳中心距的检测;本检测装置同时还能直接、准确地检测出锂离子电池的长度和宽度尺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锂离子电池极耳中心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比能量高,循环性能强,工作范围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作为一种绿色环保能源,目前,锂离子电池在我国迅猛发展。成为了我国应用最广泛的电池。然而,在卷绕的过程中,由于制片时正负极头部留箔位,卷绕塞片未塞到位,极片宽度不符合等不可控因素。就会导致极耳中心距不良或者超高。因硬封封装对极耳中心距要求高,所以一旦封头与极耳中心距不匹配,此电池就要报废处理,给公司带来了很大损失,同时,降低了封装的生产效率。所以,在进行封装前我们都会进行极耳中心距检测,分档。传统的检测方法是用卡尺测量或比对法。用卡尺测量生产效率低,比对法不能对极耳中心距进行分档,且只能单一的检测中心距,需要检测高度时,必须要重新加一道工序。而且比对法适用范围窄,一个型号要一个比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锂离子电池极耳中心距检测装置,本检测装置通过调节两块可直线移动的滑块之间的距离来调准间距,并采用两滑块上的开口槽与极耳连接,检测平台上采用标准刻度线,可以精准地检测极耳中心距,且检测效率比现有技术提高二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调式锂离子电池极耳中心距检测装置,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定位板、滑块一、滑块二,所述检测平台的一侧侧面上设有导轨,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于检测平台上平面上,靠边设置,该定位板长度方向与导轨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定位板内侧面为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检测平台上平面垂直,所述检测平台上面靠导轨一侧边缘设有第一刻度线,最小单位为毫米,该第 一刻度线的0刻度线与定位面重合,所述滑块一、滑块二均与导轨相连,且滑块一、滑块二均可沿导轨直线移动,所述滑块一上平面上设有1个或1个以上第一开口槽,所述滑块二上平面上设有1个或1个以上第二开口槽,用于与极耳相卡接,所述滑块一上面靠滑块二端还设有一个缺口,所述第一、第二开口槽两侧侧壁均与检测平台上平面垂直,所述滑块二靠滑块一侧的第二开口槽外侧侧壁厚为2mm~3mm,滑块一上缺口与滑块二上最接近的第二开口槽相配合用于较小规格的极耳中心距检测,所述第一、第二开口槽槽宽设为5~15mm,所述滑块一、滑块二上设有锁紧装置,用于调准检测位置后锁定滑块一与滑块二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为T型槽导轨,所述锁紧装置包括T型螺栓、垫圈、螺母,所述T型螺栓与T型槽导轨相套接,所述滑块一、滑块二下端侧面上均设有腰形通槽,所述T型螺栓穿过滑块一或滑块二上的腰形通槽,并通过垫圈、螺母锁紧,拧松螺母,滑块一、滑块二可沿T型槽导轨直线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为燕尾形导轨,所述滑块一、滑块二与导轨相连的一侧设有与燕尾形导轨相配合的燕尾槽,所述锁紧装置为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端头顶持燕尾形导轨拧紧,可将滑块一、滑块二锁紧固定,松开锁紧螺栓,滑块一、滑块二可沿燕尾形导轨直线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二上远离滑块一的一侧还设有两个第三开口槽,所述第三开口槽槽宽与最小规格极耳宽度相匹配,所述两个第三开口槽中心距为2mm,用于检测最小规格为2mm的极耳中心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倍特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倍特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71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