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机机身及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9049.4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3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肖锭锋;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C27/08;B64D47/00;B64D47/08;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张海英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机身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无人机机身及无人机,在无人机机身中,第一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用于安装飞控模块的第一安装板和安装电路主板的第二安装板,以及设置于第一框架朝向机身顶部用于安装天线模块的台阶槽,第二框架位于第一框架靠近机身的底部的一侧,且朝向第一框架的一面设置有位于电路主板下方通信模块,第三框架位于第一框架设置有第二安装板的一端并且设置有安装电池的安装槽,由于电池安装在机身的后端,飞控模块和电路主板位于机身的前端并间隔设置,通信模块位于机身底部,使得各电子元件散发的热量通过机身各个部位散发至外部环境,避免了热量集中,提高了无人机的散热性能,同时天线模块安装在机身的顶端,保证了天线模块的通信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机身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即遥控器)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控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在航拍、测绘、农业植保、监控传染病、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无人机包括机身和机臂,机身承载无人机的电池、电路主板、飞控模块、天线模块、通讯模块和挂载设备等电子元件,无人机的通信性能和散热性能受限于上述各电子元件的布局。目前,无人机机身存在电子元件布局不合理,影响了无人机的通信性能和散热性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机身及无人机,以解决无人机机身中电子元件布局不合理,影响了无人机的通信性能和散热性能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人机机身,包括:
第一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用于安装飞控模块的第一安装板、用于安装电路主板的第二安装板以及用于安装天线模块的台阶槽,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沿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台阶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朝向机身的顶部的一面;
第二框架,位于所述第一框架靠近所述机身的底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框架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朝向所述第一框架的一面设置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位于所述电路主板的下方;
第三框架,设置有安装电池的安装槽,所述第三框架位于所述第一框架设置有第二安装板的一端,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可拆装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框架还包括安装架和两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侧板靠近所述机身的底部的一端连接,且朝向所述第一框架的外侧延伸并与所述侧板垂直,所述安装架连接于所述侧板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端;
所述第二框架靠近所述机身的后端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安装凸耳,所述第二框架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框架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第三框架嵌入所述安装架内,且分别通过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第一框架可拆装式连接,以及通过所述安装凸耳与所述第二框架可拆卸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与两个所述侧板连接且靠近机身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板与两个所述侧板连接且靠近所述机身的底部设置;
所述台阶槽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第一安装板朝向所述机身的顶部的一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凹设有开口朝向所述机身的底部的屏蔽罩,所述飞行控制模块容纳于所述屏蔽罩内。
可选地,所述通信模块背向所述电路主板的一面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设置有风扇。
可选地,所述第二框架设置有用于连接挂载的增稳云台,所述增稳云台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背向所述第一框架的一面,且位于所述第二框架远离所述第三框架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三框架朝向所述机身的底部的一面设置有视觉避障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90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