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面屏结构及其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0194.4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1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徐剑兵 |
地址: | 351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覆晶薄膜 电子设备 屏幕 屏幕驱动 软性线路板 芯片 屏结构 基板 边框 通信单元接收 本实用新型 连接处理器 电源单元 技术效果 柔软特性 信息发送 粘合 壳体 嵌合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面屏结构及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覆晶薄膜单元、基板和屏幕,第一覆晶薄膜单元包括第一屏幕驱动芯片和第一软性线路板,第一屏幕驱动芯片设置有第一信号线。使用覆晶薄膜单元与屏幕进行连接,即将屏幕驱动芯片和软性线路板进行粘合形成覆晶薄膜单元,根据覆晶薄膜单元的柔软特性,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基板的边框宽度,提高屏幕的占比,从而达到全面屏的技术效果。即将屏幕完整的嵌合在壳体的一面上,再通过连接处理器进行处理,将通信单元接收的信息发送至屏幕中,而电源单元则为整个电子设备供电,达到一个具有全面屏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面屏结构及其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全面屏的需求日益高涨,如何进一步减少屏幕上下的基板边宽的宽度,已成为面板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除了在面板走线的设计上尽量缩小尺寸节省空间外,将屏幕驱动芯片粘贴在基板上,在粘贴软性线路板,这种方法需要在基板上预留出粘贴屏幕驱动芯片和走线的位置,使得基板无法缩小到极致,即不能达到全面屏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全面屏结构及其电子设备,解决电子设备的屏幕占比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全面屏结构,包括第一覆晶薄膜单元、基板和屏幕;所述屏幕设置在基板上,所述第一覆晶薄膜单元包括第一屏幕驱动芯片和第一软性线路板,所述第一屏幕驱动芯片设置在第一软性线路板上,第一软性线路板设置在基板的一端上,第一屏幕驱动芯片位于屏幕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屏幕驱动芯片设置有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设置在屏幕的接线端与第一屏幕驱动芯片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覆晶薄膜单元,所述第二覆晶薄膜单元设置在基板的另一端上,且第二覆晶薄膜单元位于屏幕的另一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覆晶薄膜单元包括第二屏幕驱动芯片和第二软性线路板,所述第二屏幕驱动芯片设置在第二软性线路板上,第二软性线路板设置在基板的另一端上,第二屏幕驱动芯片位于与第一屏幕驱动芯片相对的屏幕的另一侧上;所述第二屏幕驱动芯片设置有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设置在屏幕的接线端与第二屏幕驱动芯片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信号线设置在屏幕的一半区域上,第二信号线设置在屏幕的另一半区域上,或,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奇偶交替布置于屏幕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覆晶薄膜单元还设置有第一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所述第二覆晶薄膜单元还设置有第二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第一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和第二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用于同步协调控制输送屏幕资料。
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全面屏结构及电子设备,包括全面屏结构、电源单元、壳体、通信单元和处理器;所述全面屏结构为上述的全面屏结构;所述电源单元设置在壳体内,处理器设置在壳体内,且位于电源单元的一侧,通信单元设置在壳体内,且通信单元位于处理器与电源单元之间,壳体的壳面设置在屏幕窗口,全面屏结构嵌合设置在屏幕窗口,处理器与全面屏结构的屏幕电连接设置,处理器与电源单元电连接设置,通信单元与处理器电连接设置。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覆晶薄膜单元与屏幕进行连接,即将屏幕驱动芯片和软性线路板进行粘合形成覆晶薄膜单元,根据覆晶薄膜单元的柔软特性,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基板的边框宽度,提高屏幕的占比,从而达到全面屏的技术效果。即将屏幕完整的嵌合在壳体的一面上,再通过连接处理器进行处理,将通信单元接收的信息发送至屏幕中,而电源单元则为整个电子设备供电,达到一个具有全面屏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全面屏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全面屏结构奇偶布线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的具有全面屏结构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的具有全面屏结构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01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板外壳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弹性手机边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