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接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0210.X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0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呈祥;李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柏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拉机构 自动接驳装置 传动连接 输送机构 输送平台 本实用新型 驱动 辅助输送机构 输送驱动机构 竖直驱动机构 水平驱动机构 水平往复运动 竖向运动 水平推拉 水平运动 水平运输 物品运动 运输设备 自动运输 货物架 可转动 自动地 竖向 外拉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接驳装置,属于自动运输技术领域。该自动接驳装置包括:输送平台架;输送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输送平台架上,用于水平运输物品;输送驱动机构,与输送机构传动连接,其驱动输送机构转动;推拉机构,设置在输送平台架且可水平运动和竖向运动,用于辅助输送机构对物品进行水平推拉和竖向顶推动作;水平驱动机构,与推拉机构传动连接,其驱动推拉机构沿物品运动路径可水平往复运动;竖直驱动机构,设置在推拉机构下,与推拉机构传动连接,其驱动推拉机构竖向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可以自动地把物品从装置外拉进装置内或从装置中推出到装置外,解决了物品难以实现从货物架和运输设备之间过渡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接驳装置。
背景技术
物流运输行业还不是很成熟,仍存在“弱小、松散、速度慢”以及在宏观管理上不协调的问题,企业经营范围不大,市场拓展能力不强,以及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都成为制约我国运输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一般的运输设备只满足水平运输功能,但从货物架到运输设备的过程仍需要人工转运,物品从转运的过程中,物品容易翻滚,使物品的朝向混乱;或在过渡至水平运输设备的过程中物品与设备的摩擦力过大或过小,而导致物品上不了运输平台,实现不了运输或流水加工,或用人工把物品拉到运输设备上,造成物品运输上的不便。因此,急需一种有推拉功能的自动接驳装置解决上述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接驳装置,解决了物品难以实现从货物架过渡至运输设备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自动接驳装置,包括:输送平台架;输送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输送平台架上,用于水平运输物品;输送驱动机构,与输送机构传动连接,其驱动输送机构转动;推拉机构,设置在输送平台架且可水平运动和竖向运动,用于辅助输送机构对物品进行水平推拉和竖向顶推动作;水平驱动机构,与推拉机构传动连接,其驱动推拉机构沿物品运动路径可水平往复运动;竖直驱动机构,设置在推拉机构下,与推拉机构传动连接,其驱动推拉机构竖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装置,用于处理设备信息并控制输送驱动机构、水平推动驱动机构、竖直驱动机构的运动;至少两个传感器,可拆卸地设置在输送平台架的底面板上,用于检测并传输基本物理量数据至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输送平台架包括:底面板,沿物品运动方向设有至少一个供推拉机构通过的条形孔;至少两个侧立板,设置在底面板上且高于输送机构的最高点所在的平面;至少一个输送转动构件,可转动地横向设置在至少两个侧立板中,与输送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输送转动构件包括:
沿与物品的运动方向垂直且并排设置的多个柱状转动件;或
至少两个柱状转动件和套设在柱状转动件表面上的传动带,至少两个柱状转动件和传动带保持同步转动;或
沿与物品的运动方向垂直且并排设置的多个柱状转动件和多个牵引构件,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柱状转动件的同一端通过一个牵引构件牵引,多个柱状转动件和多个牵引构件同步转动;或
至少两条链条和固定在链条表面上的多个长条板,至少两条链条保持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输送驱动机构与至少一个输送转动构件的传动连接方式为带式传动连接、链式传动连接或蜗轮蜗杆传动连接;输送驱动机构为电机驱动机构;推拉机构和竖直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方式、推拉机构和水平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方式为带式传动连接、链式传动连接、蜗轮蜗杆传动连接或丝杆传动连接;竖直驱动机构和水平驱动机构为气动驱动机构、油压驱动机构或电机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柏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柏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02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